?草
(隰草)散肝经风虚
草(专入肝)。味苦而辛。性寒不湿。故书载须蒸晒至九。(数穷于九。)加以酒蜜同制。则浊阴之气可除。而清香之气始见。是以主治亦止宜于肝肾风湿。而见四肢麻木。筋骨冷痛。腰膝无力。风湿疮疡等症。以其苦能燥湿。寒能除热。辛能散风故也。若使并非风湿。而见腰膝无力等症。则又属于血虚而不可用辛散之味矣。然熟用犹可。其性不甚伤正。若生用不制。则又令人作泄。不可不知。以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采者尤佳。至云服能益气。止是风湿既除之验。宋张咏表进轻身之说。亦是浑同肤廓之语。非实诠也。(宋张咏进 表云。其草金棱银丝。素茎紫核。对节而生。颇同苍耳。臣契百服。眼目清明。积至千服。须发乌黑。筋力轻健。效验多端。)去粗茎。留枝叶花实。酒拌蒸晒九次。蜜丸。捣汁熬膏。炼蜜三味收之。加以酒治。始可投服。

- ?草《本草求真》
- ?草《医学入门》
- ?草《名医别录》
- ?病证(幼幼汇集 下)《古今医统大全》
- ?虫《医学入门》
- ?病《仁术便览》
- ?虫《本草求真》
- ?病《张氏医通》
- ?疮《圣济总录》
- ?鼻《圣济总录》
- ?疮《圣济总录》
- ?本《名医别录》
- ?疮《景岳全书》
- ?本《医学入门》
- ?耳《圣济总录》
- ?本《雷公炮制药性解》
- ?耳脓耳《医述》
- ??丸《医方考》
- ?根《名医别录》
- ??谴《婴童类萃》
- ?华《名医别录》
- ???《名医别录》
- ?门《丹台玉案》
- ???《伤寒六书》
- ?脑发《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本草新编》
- ?疟《圣济总录》
- ???《济阴纲目》
- ?皮《医学入门》
- ??《本草图经》
- ?皮《证类本草》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