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荚
(乔木)除风湿去肠胃垢腻
肥皂荚(专入肠胃)。生于六阳之盛。成于秋金之月。气味平温。有毒。不减皂荚皂刺之性。凡因肠胃素有垢腻。秽恶发于外。则为瘰 恶疮。肿毒泄于下。则为肠风下痢脓血。俱可用此以除。以其力能涤垢除腻。洁脏净府故也。是以痴病胜金丹。用此涌发。不使砒性留于肠胃。瘰 用此去核和药为丸。以追其毒。(治瘰 。用肥皂去核。入斑蝥在内。扎紧蒸。去斑蝥。加入贝母天花粉玄参甘草牛蒡子连翘为丸。白汤下。以腹痛为效。)且能澡身洗面。及疗无名痈肿。(集成云。恶疮用生肥皂。火 存性。用油腻粉调敷。奇疡恶毒。用生肥皂。去子弦及筋。捣烂。酽醋和敷。立效。)其子亦治大肠风秘。及头面霉疮有效。(霉疮。用核同猪胰子金银花皂角刺芭蕉根雪里红五加皮土茯苓皂荚子白僵蚕木瓜蝉蜕白藓皮。又腊梨头疮。用皂去核填入沙糖。并巴豆二枚。扎定。盐泥固 存性。再入槟榔轻粉六七分。研匀。香油调搽。先以汤洗净。拭干乃搽。一宿见效。)但其仁须炒研为用。庶于肾气不伤。

- 肥皂荚《本草求真》
- 肥皂荚《本草备要》
- 肥皂荚《本经逢原》
- 肥皂《本草分经》
- 肥皂荚《得配本草》
- 肥瘦婴壮逆顺之刺《类经》
- 肥皂荚《药性切用》
- 肥人白带多痰《竹林女科证治》
- 肥皂荚《本草崇原》
- 肥人白带多痰《中医词典》
- 肥粘疮《中医词典》
- 肥人《中医词典》
- 肥粘疮《外科启玄》
- 肥热疮《中医词典》
- 肥知母《药性切用》
- 肥筇荚《本草纲目》
- 肥治法《石室秘录》
- 肥气丸息贲丸伏梁丸痞气奔豚丸五方总考《医方考》
- 肥株子风《中医词典》
- 肥气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肥株子风《重楼玉钥》
- 肥气积《儒门事亲》
- 肥猪症《喉舌备要秘旨》
- 肥气伏梁息贲奔豚《灵素节注类编》
- 腓(féi,音肥)《中医词典》
- 肥气《药症忌宜》
- 腓〔月专〕发《医宗金鉴》
- 肥气《金匮翼》
- 腓部《疡医大全》
- 肥气《中医词典》
- 腓发《证治准绳·疡医》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