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山草)补脾气燥脾湿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内经》)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湿燥则脾实。脾缓则津生。)且其性最温。服则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五脏各有阴阳。白术专补脾阳。故曰补气。)书言无汗能发。有汗能收。通溺止泄。消痰治肿。止热化癖。安胎(胎气系于脾。脾虚则蒂无所附。故易落。)止呕。(声物俱有为呕。有物无声为吐。东垣云。生姜半夏。皆可以治表实气壅。若虚呕谷气不行。当以参术补胃。推扬谷气而已。)功效甚多。总因脾湿则汗不止。脾健则汗易发。凡水湿诸邪。靡不因其脾健而自除。吐泻及胎不安。(胃之上口为贲门。水谷于此而入。胃之下口为幽门。水谷之滓秽自此而入小肠。又自小肠下一十六曲。水谷始下小肠下口阑门。水谷自此泌别。凡秽为浊。入于大肠。水之清。入于胱膀。如水谷不分。清浊不别。则皆入于大肠而成。李士材云。脾士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湿多成于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而为病。)亦靡不因其脾健而悉平矣。故同枳实则能治痞。同黄芩则能安胎。同泽泻则能利水。同干姜桂心。则能消饮祛癖。同地黄为丸。则能以治血泻萎黄。同半夏丁香姜汁。则可以治小儿久泻。同牡蛎石斛麦麸。则可以治脾虚盗汗。然血燥无湿。肾间动气筑筑。燥渴便闭者忌服。谓其燥肾闭气。则其气益筑。(刘涓子云。疽忌白术。以其燥肾而闭气。故反生脓作痛也。凡脏皆属阴。世人但知白术能健脾。宁知脾虚而无湿邪者!用之反燥脾家津液。是损脾阴也。何补之有?此最易误。故特表而出之。)又寒湿过甚。水满中宫者亦忌。谓其水气未决。苦不胜水。甘徒滋壅。必待肾阳培补。水气渐消。肾气安位。术始可投。(犹洪水冲堤。必待水退。方可培土御水。)此又不得不稍变换于中也。(凡土亏水泛。必俟水势稍退。方进理中等药。)盖补脾之药不一。白术专补脾阳。(仲淳曰。白术禀纯阳之土气。除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故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齿衄。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生则较熟性更鲜补不滞腻。能治风寒湿痹。及散腰脐间血。并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非若山药止补脾脏之阴。甘草止缓脾中之气。而不散于上下。俾血可生。燥症全无。苍术气味过烈。散多于补。人参一味冲和。燥气悉化。补脾而更补肺。所当分别而异视者也。出浙江于潜地者为于潜术。最佳。米泔浸。(借谷气和脾。)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入清燥药。蜜水炒。(借润制燥。)入滋阴药。人乳拌用。(借乳入血制燥。)入清胀药。麸皮拌炒用。(借麸入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白术《本草求真》
  2. 白术《顾松园医镜》
  3. 白术《本草新编》
  4. 白术《医学入门》
  5. 白术《本经逢原》
  6. 白术《冯氏锦囊秘录》
  7. 白术《轩岐救正论》
  8. 白术《本草易读》
  9. 白术《本草思辨录》
  10. 白术《本草蒙筌》
  11. 白术《本草崇原》
  12. 白术《本草备要》
  13. 白术《本草便读》
  14. 白术《汤液本草》
  15. 白术《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6. 白术《中药炮制》
  17. 白术《本草择要纲目》
  18. 白术《长沙药解》
  19. 白术《本草害利》
  20. 白术《药笼小品》
  21. 白术《本草害利》
  22. 白术《雷公炮制药性解》
  23. 白术《本草撮要》
  24. 白淑气花《滇南本草》
  25. 白术《药性切用》
  26. 白石脂丸《备急千金要方》
  27. 白术《药鉴》
  28. 白石脂散《备急千金要方》
  29. 白术《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30. 白石脂《本草图经》
  31. 白术、于术《外科全生集》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