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
(石)除肝膈上热痰
礞石(专入肝)。禀石中刚猛之性。沉坠下降。味辛而咸。色青气平。功专入肝平木下气。为治惊利痰要药。(喻嘉言曰。惊风二字。乃古人妄凿空谈。不知小儿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脏腑血脉。俱未克长。阳则有余。阴则不足。故易于生热。热甚则生风生惊。亦所恒有。后人不解。遂以为奇特之病。且谓此病有八候。以其摇头手动也。而立抽掣之名。以其卒口噤脚挛急也。而立目斜乱搐搦之名。以其脊强背反也。而立角弓反张之名。相传既久。不知妄造。遇此等症。无不以为奇特。而不知小儿腠理不密。易于感冒风寒。病则筋脉牵强。因筋脉牵强生出抽掣搐搦。角弓反张。种种不通名色。而用金石等药镇坠外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间有体坚症轻得愈者。又诧为再造奇功。遂致各守专门。虽日杀数儿。而不知其罪矣。)盖风木太过。脾土受制。气不运化。积气生痰。壅塞膈上。变生风热。治宜用此重坠下泄。则风木气平。而痰积自除。今人以王隐君滚痰丸内用礞石。通治诸般痰怪症。殊为未是。(滚痰丸。礞石焰硝各二两。 研水飞净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不知痰因热盛。风木挟热而脾不运。故尔痰积如胶如漆。用此诚为合剂。如其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服此泄利不止。小儿服之。多成慢症。以致束手待毙。可不慎欤。硝 水飞研用。

- 礞石《本草求真》
- 礞石《证类本草》
- 礞石《本经逢原》
- 礞石《本草易读》
- 礞石《得配本草》
- 礞石《本草备要》
- 礞石《中药学》
- 礞石《中药炮制》
- 礞石《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礞石《本草纲目》
- 礞石《本草分经》
- 朦昧《中医词典》
- 礞石《本草择要纲目》
- 蒙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 礞石《本草乘雅半偈》
- 蒙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礞石滚痰丸《医宗金鉴》
- 蒙头《痘疹心法要诀》
- 礞石滚痰丸《删补名医方论》
- 蒙头《医宗金鉴》
- 礞石滚痰丸《医方论》
- 蒙头《中医词典》
- 礞石滚痰丸《时方歌括》
- 蒙昧《中医词典》
- 礞石滚痰丸证《临证实验录》
- 蒙□《医宗金鉴》
- 礞石滚痰丸证《临证实验录》
- 蒙《痘疹心法要诀》
- 礞石丸《妇人大全良方》
- 蒙《中医词典》
- 猛爆性肝炎是如何发生的呢?《中医之钥》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