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毒草)入胃下热攻滞
大黄(专入脾胃)。大苦大寒。性沉不降。用走不守。专入阳明胃府大肠。大泻阳邪内结。宿食不消。(三承气汤皆有大黄内入。仲景治伤寒邪由太阳而入阳明之府者。则用调胃承气。取其内有甘草之缓。不令有伤胃府之意也。治邪由阳明之经直入阳明之府者。则用大承气。取其中有枳实之急。得以破气气之壅也。治邪由少阳之经而入阳明之府者。则用小承气。取其中无芒硝之咸。致令泄下以伤其胃也。)故凡伤寒邪入胃府。而见日晡潮热。(阳明旺于申酉.)谵语斑狂。便秘硬痛手不可近。(喜按属虚。拒按属实。)乃瘟热瘴疟。下痢赤白。腹痛里急。黄胆水肿。积聚留饮宿食。心腹痞满。二便不通。与热结血分。一切症瘕血燥。血秘实热等症。用此皆能推陈致新。定乱致治。故昔人云有将军之号。(成无己曰。热淫所胜。以苦泄之。大黄之苦。以荡涤瘀热。下燥结而泄胃强。)然苦则伤气。寒则伤胃。下则亡阴。故必邪热实结。宿食不下。用之得宜。(宗 曰。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惟在量其虚实而已。颂曰。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姚僧垣曰。大黄乃是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勿从。几至委顿。梁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无瘥理。帝从之遂愈。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偶中便谓之神。不中不语用药之失。可不戒哉!)若使病在上脘。虽或宿食不消。及见发热。只须枳实黄连以消痞热。宿食自通。若误用大黄推荡不下。反致热结不消。为害不浅。(时珍曰。大黄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用之。是谓诛伐无过。泻心汤有大黄。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乃真心之气不足。而心包肝脾胃之邪火有余也。虽曰泻心。实泻四经血中之伏火也。又仲景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作痞满。乃寒伤营血。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也。素问云。太阴所致为痞满。又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是也。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成结胸。乃热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分野。仲景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亦泻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浊气也。若结胸在气分。则只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则用半夏泻心汤足矣。或曰。心气不足而吐衄。何以不用补心而反泻心。震亨曰。心阴不足。肺与肝俱各受火而病作。故黄芩救肺。黄连救肝。肺者阴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合也。肝肺之火既退。则阴复其旧矣!仲景伤寒论云。太阳病外症未解。不可下。脉浮大。不可下。恶寒。不可下。呕多有阳明症。不可下。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呕。阳明病应汗。反下之。此为大逆。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少阴病。阳虚尺脉弱者。不可下。脉数。不可下。恶水者。不可下。头痛目黄者。不可下。虚家不可下。阳微不可下。诸四逆厥者不可下。)况先辈立药治病。原有成则。如大黄芒硝。则泻肠胃之燥热。牵牛甘遂。则泻肠胃之湿热。巴豆硫黄。则泻胃之寒结也。虽其所通则一。而性实有不同。当为分视。至于老人虚秘。腹胀少食。妇人血枯。阴虚寒热。脾气痞积。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症。不可妄用。以取虚虚之祸。川产锦纹者良。生用峻。熟用纯。忌进谷食。(得谷食。不能通利。)黄芩为使。

- 大黄《本草求真》
- 大黄《顾松园医镜》
- 大黄《本草新编》
- 大黄《医学入门》
- 大黄《本经逢原》
- 大黄《冯氏锦囊秘录》
- 大黄《本草从新》
- 大黄《本草易读》
- 大黄《得配本草》
- 大黄《本草蒙筌》
- 大黄《中药学》
- 大黄《本草备要》
- 大黄《轩岐救正论》
- 大黄《汤液本草》
- 大黄《本草思辨录》
- 大黄《本草衍义》
- 大黄《本草崇原》
- 大黄《吴普本草》
- 大黄《本草便读》
- 大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大黄《本草经解》
- 大黄《新修本草》
- 大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大黄《中药炮制》
- 大黄《名医别录》
- 大黄《长沙药解》
- 大黄《本草分经》
- 大黄《药笼小品》
- 大黄《本草分经》
- 大黄《雷公炮制药性解》
- 大黄《本草择要纲目》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