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
(卵生)蜂白蜜和胃润肺通结赤蜜 性凉降火 蜂房清热软坚散结解肠胃毒
蜜(专入脾肺。兼入肠胃。)本花木精英。春生露气嘘得酿而成。生则性凉清发。熟则性温补中。为至纯至粹之味。凡人五脏不足。燥结不解。营卫不调。三焦失职。心腹急痛。肌肉疮疡。咳嗽热痢。眼目眩花。形色枯槁。无不借其润色以投。如仲景治阳明燥结大便不解。用蜜煎导。(乘热纳入谷道。)取其能通结燥而不伤脾胃也。滋补药俱用白蜜为丸。取其和胃润肺也。至于赤蜜食之使人心烦。以其味酸者。故惟降火药用之。白蜜虽补脾肺。然性凉质润。若脾气不实。肾气虚滑。及湿热痰滞。胸痞不宽者。咸须忌之。白如膏者良。(李时珍曰。凡试蜜以烧红火箸插入。提出起气是真。起烟是伪。)用银石器。每蜜一斤。入水四两。桑火慢熬。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用。忌葱鲜莴苣同食。蜂房味苦咸辛。气平有毒。为清热软坚散结要药。是以惊痫蛊毒。痈疽瘰 。痔痢风毒等症。得此则除。(时珍曰。蜂露房阳明药也。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杀虫之功耳!)以其辛能散结。苦能泄热。咸能软坚。且取其气类相从。以毒攻毒之义也。有同乱发蛇皮三物合烧灰酒服。治恶疮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恶脉诸毒者。又以煎水漱齿止风虫疼痛。洗乳痈蜂疔恶疮者。皆以取其攻毒散邪杀虫之意。并得阴露之寒及蜕脱之义耳。但痈疽溃后禁用。去外粗皮。酒净炒用。

- 蜜《本草求真》
- 蜜《汤液本草》
- 蜜《药征续编》
- 蜜《饮膳正要》
- 蜜〈微温〉《食疗本草》
-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蜜葱猪胆汤《医林改错》
-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蜜胆导法《目经大成》
- 密斋治法大略括《麻科活人全书》
- 蜜导法《瘴疟指南》
- 密意守气《中医词典》
- 蜜兑法《妇人大全良方》
- 密钥匙《外科理例》
- 蜜兑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密钥匙《喉舌备要秘旨》
- 蜜蜂《本草纲目》
- 密陀僧一物散《医方考》
- 蜜蜂、马蜂、大黄蜂和蚂蚁蜇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密陀僧《本草图经》
- 蜜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密陀僧《药性切用》
- 蜜附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密陀僧《外科全生集》
- 蜜煎《备急千金要方》
- 密陀僧《本草择要纲目》
- 蜜煎导法《中医名词词典》
- 密陀僧《本草分经》
- 蜜煎导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密陀僧《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蜜煎导法《中医词典》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