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山草)除肠胃湿热兼除肝胆风邪止痹除痛

秦艽(专入肠胃。兼入肝胆。)苦多于辛。性平微温。凡人感冒风寒与湿。则身体酸痛。肢节烦疼。拘挛不遂。如风胜则为行痹。(痹兼三气皆有。兹止就其胜者而言。)寒胜则为痛痹。湿胜则为着痹。痹在于骨则体重。痹在于脉则血涩。痹在于筋则拘挛。痹在于肉则不仁。痹在于皮则肤寒。至于手足酸疼。寒热俱有。则为阳明之湿。潮热骨蒸。则为阳明之热。推而疸黄便涩。肠风泻血。口噤牙痛。(上龈属胃。下龈属大肠。秦艽能除风湿牙痛。)亦何莫不由阳明湿热与风所成。用此苦多于辛。以燥阳明湿邪。辛兼以苦。以除肝胆风热。实为祛风除湿之剂。(风除则润。故秦艽为风药中润剂。湿去则补。故秦艽为散药中补剂。圣惠方治急痨烦热。身体酸疼。用秦艽柴胡一两。甘草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治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炙甘草各一两。每用一二钱。水煎服之。加薄荷叶五钱。)然久痛虚羸。血气失养。下体虚寒。酸疼枯瘦。小便利者。咸非所宜。形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左纹者良。右纹勿用。菖蒲为使。畏牛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秦艽《本草求真》
  2. 秦艽《顾松园医镜》
  3. 秦艽《本草新编》
  4. 秦艽《医学入门》
  5. 秦艽《本经逢原》
  6. 秦艽《冯氏锦囊秘录》
  7. 秦艽《本草从新》
  8. 秦艽《本草易读》
  9. 秦艽《得配本草》
  10. 秦艽《本草蒙筌》
  11. 秦艽《中药学》
  12. 秦艽《本草备要》
  13. 秦艽《本草崇原》
  14. 秦艽《汤液本草》
  15. 秦艽《本草便读》
  16. 秦艽《新修本草》
  17. 秦艽《本草经解》
  18. 秦艽《本草经集注》
  19. 秦艽《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0. 秦艽《中药炮制》
  21. 秦艽《名医别录》
  22. 秦艽《玉楸药解》
  23. 秦艽《本草分经》
  24. 秦艽《药笼小品》
  25. 秦艽《本草分经》
  26. 秦艽《雷公炮制药性解》
  27. 秦艽《本草分经》
  28. 秦艽《雷公炮炙论》
  29. 秦艽《本草择要纲目》
  30. 秦艽《本草纲目》
  31. 秦艽《本草害利》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