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嗅觉和味觉障碍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嗅觉和味觉障碍很少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不会急于求医。然而,嗅觉和味觉疾病却常使人感到沮丧,因为它们影响人们享受食物、饮料和令人愉快的香味,也影响人们辨别有害化学物质和气体,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而,有时嗅觉和味觉的疾病也可能成为严重的问题。

嗅觉和味觉是紧密联系的,舌的味蕾辨别味觉;鼻的神经辨别嗅觉,两种感觉传递到能综合识别、评价信息的大脑。一些简单的味道,如咸味、苦味、甜味和酸味,没有嗅觉时也能被识别;但复杂的气味(如木莓),则同时需要嗅觉及味觉才能被识别。

嗅觉的丧失或减低(嗅觉缺失)是嗅觉和味觉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辨别气味大部分是靠嗅觉,如果感到食物无味,首先应注意到嗅觉减低。

人体如何感觉味道

感觉味道

味觉和嗅觉感觉功能往往同时作用,使人们能够鉴别气味,颅内嗅觉和味觉中枢能综合从舌和鼻传来的感觉信息。

成千上万个细小的味蕾分布在大部分舌面。进入口中的食物刺激味蕾,味蕾则发出神经冲动传到颅内嗅觉和味觉中枢,使人尝到味道。舌尖部的味蕾辨别甜味,舌的两侧辨别咸味和酸味,舌的后份则辨别苦味。这四种基本的味觉结合起来能产生一个广泛的味谱。

位于鼻内粘膜上的一个小区域(嗅觉内皮细胞)内含有辨别气味的神经末梢(嗅神经)。来自空气传递气味的分子进入鼻腔后,即刺激嗅神经细胞上的微小毛状突起(纤毛),这种刺激通过神经末梢的突起(嗅球)传递神经冲动,沿嗅神经到达颅内的嗅觉和味觉中枢,中枢把这些神经冲动理解为特定的气味。通过这一过程,成千上万种不同气味能被辨别出来。

为了辨别多种味道,大脑需要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共同作用。例如糖果味道的辨别,大脑要同时感觉从味蕾传来的甜味和从鼻腔传来的浓浓的巧克力香味。

嗅觉受鼻腔、传入脑的嗅觉神经及大脑的病变的影响。例如:普通感冒引起鼻塞,嗅觉可以减低,这是因为气味不能到达嗅觉感受器。由于嗅觉具有影响味觉的能力,感冒的人,食欲通常不佳。嗅觉细胞也能被流感病毒暂时损伤,因此患流感后,一些患者可有持续数日甚至数周没有嗅觉和味觉。

偶尔,嗅觉和味觉丧失会持续数月,甚至永久性丧失。嗅觉细胞能被严重的鼻窦感染或癌症放疗损害及破坏。然而,绝大多数永久性嗅觉丧失的原因是头部创伤,常发生于交通事故后。这是由于含有嗅觉感觉器的嗅神经纤维,在筛板(分隔颅内与鼻腔的颅底骨面)处被切断。有的人在出生时就没有嗅觉,但很罕见。

嗅觉过度敏感(嗅觉过敏)比嗅觉缺失少见得多。气味有时被歪曲,正常的气味被感觉成为不愉快的气味(嗅错觉),这是由于鼻窦感染或嗅神经部分损害。嗅错觉能因为口腔卫生差导致口腔感染出现难闻气味被鼻感觉。有时抑郁症患者可以出现嗅错觉。发作部位在嗅觉中枢的癫痫会产生短暂的、强烈的和令人不愉快的嗅觉感受(嗅幻觉),这些不愉快的气味是癫痫发作的一部分,而非气味感觉异常。

味觉减退或丧失(失味症),常由舌本身的病变所引起。例如:口非常干,大量吸烟(特别是用烟斗吸烟),头、颈部放疗和药物的副作用如长春新碱(抗癌药)或阿米替林(抗抑郁药)。

味觉异常可以由很多导致味觉丧失的相同因素引起,舌的烫伤可能暂时破坏味蕾,面瘫(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一侧面部瘫痪)可使一侧舌的味觉迟钝。味觉异常也可以是抑郁症的表现。

【诊断】

医生可能以用芳香油肥皂和食物如咖啡丁香测试嗅觉;用一些有甜味(糖)、酸味(棕檬汁)、盐味(盐)和苦味(阿司匹林、奎宁、芦荟)的物质来测试味觉。医生或牙医也可以检查口腔是否有感染或干燥(太少的唾液)。极少的情况下需要脑部CT或MRI检查。

【治疗】

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治疗病因,医生可能劝病人改服或停用可疑的药物。吃糖可以保持口腔湿润,或观察几周看这些问题是否会消失。无需处方就能购买的锌剂,据称能加快疾病恢复,尤其是患流感引起的味觉丧失。然而,这些作用仍没有被科学地证实。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1. 嗅觉和味觉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 嗅觉和味觉《生理学》
  3. 嗅觉减低或消失《百病自测》
  4.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特点《生理学》
  5. 嗅觉锐敏失常《百病自测》
  6. 嗅幻觉《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嗅觉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8. 嗅法《形色外诊简摩》
  9. 嗅气味《中医名词词典》
  10. 嗅鼻渊方《仁术便览》
  11. 嗅气味《中医词典》
  12. 锈球风《中医名词词典》
  13. 嗅气味《中医诊断学》
  14. 绣球藤《滇南本草》
  15. 嗅神经《人体解剖学》
  16. 绣球黑木耳《保健药膳》
  17. 嗅神经损害《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8. 绣球风秘方《华佗神方》
  19. 嗅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20. 绣球风《奇效简便良方》
  21. 嗅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22. 绣球风《中医词典》
  23. 嗅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24. 绣球防风《滇南本草》
  25. 溴化物中毒《医院药学》
  26. 袖口疳《外科启玄》
  27. 溴已新《药理学》
  28. 袖口疳《中医词典》
  29. 溴隐亭《药理学》
  30. 宿主因素与免疫原性《医学免疫学》
  31. 《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