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和大便问题
新生儿的喂养和大便问题通常不是病理性的,一般能自行缓解或通过调节日常饮食解决。
溢奶和呕吐
婴儿在喂奶时或吃完奶不久拍背时,常常溢出少量牛奶,这是正常现象。吃奶太快,咽下空气也可溢奶,改用坚硬的、带小孔奶头的奶瓶可减少溢奶。在喂奶过程中不时地拍打小儿背可减少溢奶。即使采取最佳的喂养方式,喂奶过量也可引起溢奶。正常情况下可有持续少量溢奶。
此外,大量呕吐为病理性的。反复喷射性呕吐提示有胃幽门梗阻或狭窄。小肠梗阻呕吐物常常含有黄绿色的胆汁,应引起医生重视。某些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血中乳糖水平高)可引起呕吐。如果呕吐伴发热和/或嗜睡提示感染。
喂养不足
婴儿吃饱后常常变得很安静或很快入睡,未吃饱的婴儿在进食后不安静或进食后1~2小时仍不睡,有饥饿感。如果在头4个月内每周体重增长低于200~250g,为体重增长过少,提示喂养不足,喂养不足偶尔也可引起死亡(见第257节)。
为了解有无喂养困难或严重疾患,医生应向父母了解婴儿的喂养情况。体重增长不足的母乳喂养儿,应连续数次测量喂奶前后的体重,以准确地估计摄入的奶量,人工喂养的小儿可增加配方奶的总量。
喂养过量
成年后的肥胖问题有时是始于婴儿期的喂养过量。同样,父母肥胖,婴儿也可能肥胖。如果父母都肥胖,婴儿有80%的可能性肥胖。参照标准生长曲线,如果体重增长过快,控制体重的增长速率是有益的。
新生儿每天排便4~6次,母乳喂养儿排便次数更多,大便呈泡沫状,尤其是在添加辅食前。如果婴儿有食欲不振、呕吐、体重下降、体重不增或血便应加以注意。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突发的严重腹泻,感染常常是小婴儿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持续数周或数月的轻度腹泻,常怀疑以下几种情况:粥样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囊性纤维病、糖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过敏性疾病。
粥样泻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麸质,小麦中的主要谷类蛋白,在小肠粘膜内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食物中的脂肪吸收不良(见第110节),患儿有吸收不良、食欲不振、苍白、浮肿、大便恶臭。该病患儿应禁食麦类食物。
囊性纤维病 是一个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包括胰腺的遗传性疾病。胰腺囊性纤维化后不能分泌足够的酶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引起大便中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丢失,继发营养不良和生长缓慢,大便多且恶臭。胰腺提取物口服替代可改善症状。
糖吸收不良 是小肠缺乏某种酶不能消化特定的糖从而引起糖吸收不良,例如,乳糖酶缺乏不能消化乳糖。酶可能先天缺乏或继发于小肠感染而暂时不足。这种婴儿只有在饮食中去掉乳糖才不会发病。
少数婴儿对牛奶过敏出现腹泻、呕吐、血便,当用大豆配方的奶制品取代后症状很快消失,再进食牛奶又可能重新出现症状。有些婴儿不能耐受配方奶,也不能耐受豆制品。婴儿一般不会对人乳过敏。
由于婴儿大便的次数变化较大,因此很难准确定义便秘的含义。同一婴儿可能一天大便4次,而有时又可能两天才大便1次。
多数婴儿排便硬或大便量多会有轻微不适,而某些婴儿排软便时反而哭闹。3个月以下的婴儿肛门轻度狭窄,引起排便费力和大便变细。医生通过一个指套检查肛门可作出诊断,扩张肛门1~2次常常可以缓解症状。
大块粪便可能撕裂肛门(肛裂)。肛裂可引起排便疼痛和少量便血。医生用肛门镜可观察裂口。婴儿肛裂一般无需治疗可很快愈合,可使用温和的大便软化剂以便肛裂愈合。
便秘持续存在,尤其是在生后一个月内就出现的便秘,可能提示有比较严重的疾患存在,这些疾患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神经支配异常,巨大的大肠)或甲状腺功能低下。

- 喂养和大便问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喂养方法《中医儿科学》
- 猬《本草纲目》
- 喂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猬皮《神农本草经》
- 喂奶《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魏《古今医统大全》
- 喂马添膘法《奇方类编》
- 魏伯阳《中医词典》
- 谓胃承气汤《删补名医方论》
-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张氏医通》
- 胃左动脉《人体解剖学》
- 魏了翁(1178-1237年)《中医词典》
- 胃足阳明之脉《经络考》
- 魏荔彤《中医词典》
- 胃足阳明之脉《中医词典》
- 魏文帝与慈禧太后的治脱发秘方《趣味中医》
- 胃足阳明经病证《中医词典》
- 魏小隐夫人半产治验《一得集》
- 胃足阳明经病证《脉经》
- 魏序《目经大成》
- 胃主受纳《中医词典》
- 魏序《得配本草》
- 胃主受纳《中医名词词典》
- 魏序《医学从众录》
- 胃主脾客《针灸大成》
- 魏掾痰火上冲惊悸不寐治验《一得集》
- 胃主降浊《中医词典》
- 魏之琇(1722-1772年)《中医词典》
- 胃主降浊《中医名词词典》
- 魏祖清《中医词典》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编译人员
- 第三章 致读者
- 第四章 基础
- 第五章 药物
- 第5节 药物概述
- 第6节 药物的给药途径、分布和排泄
- 第7节 药物动力学
- 第8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第9节 药物与衰老
- 第10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 第11节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 第12节 非专卖药物
- 第13节 非处方药物
- 第六章 心血管疾病
- 第14节 心脏和血管的生物学特征
- 第15节 心脏疾病的诊断
- 第16节 心律失常
- 第17节 心力衰竭
- 第18节 心肌病
- 第19节 心脏瓣膜疾病
- 第20节 心脏肿瘤
- 第21节 心内膜炎
- 第22节 心包疾病
- 第23节 低血压
- 第24节 休克
- 第25节 高血压
- 第26节 动脉粥样硬化
- 第27节 冠状动脉疾病
- 第28节 周围动脉疾病
- 第29节 主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 第30节 静脉和淋巴系统疾病
- 第七章 肺和气道疾病
- 第31节 呼吸系统生理学
- 第32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性检查
- 第33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34节 肺栓塞
- 第35节 支气管炎
- 第36节 支气管扩张症和肺不张
- 第37节 阻塞性气道疾病
- 第38节 职业性肺病
- 第39节 过敏性肺病
- 第40节 浸润性肺病
- 第41节 肺炎
- 第42节 肺脓肿
- 第43节 囊性纤维化
- 第44节 胸膜疾病
- 第45节 肺癌
- 第八章 骨骼、关节和肌肉疾病
- 第46节 骨骼、关节和肌肉
- 第47节 骨质疏松症
- 第48节 佩吉特骨病
- 第49节 骨肿瘤
- 第50节 骨关节炎
- 第51节 关节和结缔组织疾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银屑病性关节炎
- 盘状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硬皮病
- 斯耶格伦综合征
- 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 复发性多软骨炎
- 脉管炎
- 结节性多动脉炎
- 风湿性多肌痛
- 颞动脉炎
- 韦格纳肉芽肿
- 赖特尔综合征
- 贝切特综合征
- 强直性脊柱炎
- 第52节 痛风和假性痛风
- 第53节 骨与关节感染
- 第54节 夏科关节病
- 第55节 肌肉、滑囊和肌腱疾病
- 第56节 足病
- 第57节 运动性损伤
- 第58节 锻炼与体能
- 第九章 脑和神经疾病
- 第59节 神经生物学
- 第60节 神经检查及辅助检查
- 第61节 疼痛
- 第62节 头痛
- 第63节 眩晕
- 第64节 睡眠障碍
- 第65节 肌无力
- 第66节 肌营养不良及相关疾病
- 第67节 运动疾患
- 第68节 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
- 第69节 脊髓疾病
- 第70节 周围神经疾病
- 第71节 颅神经疾病
- 第72节 嗅觉和味觉障碍
- 第73节 癫痫
- 第74节 脑卒中及相关疾病
- 第75节 脑外伤
- 第76节 谵妄与痴呆
- 第77节 昏睡与昏迷
- 第78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第79节 神经系统肿瘤
- 第十章 精神疾病
- 第80节 精神卫生概述
- 第81节 心身疾病
- 第82节 躯体形式障碍
- 第83节 焦虑性障碍
- 第84节 抑郁症和躁狂症
- 第85节 自杀行为
- 第86节 进食障碍
- 第87节 性身份和性心理障碍
- 第88节 性功能障碍
- 第89节 人格障碍
- 第90节 分离性障碍
- 第91节 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疾病
- 第92节 药物依赖和成瘾
- 第十一章 口腔和牙齿疾病
-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99节 消化系统生物学
- 第100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
- 第101节 食管疾病
- 第102节 胃和十二指肠疾病
- 第103节 肛门和直肠疾病
- 第104节 胰腺疾病
- 第105节 消化不良
- 第106节 胃肠炎
- 第107节 肠运动异常性疾病
- 第108节 炎性肠病
- 第109节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
- 第110节 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
- 第111节 憩室病
- 第112节 胃肠道急症
- 第113节 消化道癌肿和其他新生物
- 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
- 第114节 肝脏和胆囊生物学
- 第115节 肝脏和胆囊疾病的诊断性试验
- 第116节 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 第117节 脂肪肝、肝硬化和相关疾病
- 第118节 肝炎
- 第119节 肝脏的血管性疾病
- 第120节 肝脏肿瘤
- 第121节 胆囊疾病
- 第十四章 肾脏和尿路疾病
- 第122节 肾脏和尿路生物学
- 第123节 肾衰竭
- 第124节 肾炎
- 第125节 肾脏血管疾病
- 第126节 代谢性和先天性肾脏疾病
- 第127节 尿路感染
- 第128节 尿路梗阻
- 第129节 神经源性膀胱
- 第130节 尿失禁
- 第131节 尿路外伤
- 第132节 肾脏及尿路肿瘤和癌
- 第十五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
- 第133节 营养概述
- 第134节 营养不良
- 第135节 维生素和矿物质
- 第136节 水平衡
- 第137节 盐平衡
- 第138节 酸碱平衡
- 第139节 脂代谢障碍
- 第140节 肥胖症
- 第141节 卟啉症
- 第142节 淀粉样变性
- 第十六章 内分泌疾病
- 第143节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 第144节 垂体疾病
- 第145节 甲状腺疾病
- 第146节 肾上腺疾病
- 第147节 糖尿病
- 第148节 低血糖症
- 第149节 多发性内分泌瘤综合征
- 第150节 多腺体缺乏综合征
- 第151节 类癌
- 第十七章 血液疾病
- 第152节 血液生物学
- 第153节 输血
- 第154节 贫血
- 第155节 出血性疾病
- 第156节 白细胞疾病
- 第157节 白血病
- 第158节 淋巴瘤
- 第159节 浆细胞病
- 第160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
- 第161节 脾脏疾病
- 第十八章 癌症
- 第十九章 免疫性疾病
- 第二十章 感染性疾病
- 第171节 感染性疾病的生物学
- 第172节 预防感染的免疫接种
- 第173节 抗感染药物
- 第174节 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 第175节 脓肿
- 第176节 菌血症和败血性休克
- 第177节 杆菌感染
- 第178节 球菌感染
- 第179节 螺旋体感染
- 第180节 厌氧菌感染
- 第181节 结核病
- 第182节 麻风病
- 第183节 立克次体感染
- 第184节 寄生虫感染
- 第185节 真菌感染
- 第186节 病毒性感染
- 第187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第188节 防御功能受损者的感染
- 第189节 性传播疾病
- 第二十一章 皮肤疾病
- 第190节 皮肤生物学
- 第191节 皮肤病外用药物
- 第192节 瘙痒症
- 第193节 表浅皮肤疾病
- 第194节 皮炎
- 第195节 皮肤炎性反应
- 第196节 大疱性皮肤病
- 第197节 褥疮
- 第198节 汗腺疾病
- 第199节 皮脂腺疾病
- 第200节 毛发疾病
- 第201节 皮肤细菌感染
- 第202节 皮肤真菌感染
- 第203节 皮肤寄生虫感染
- 第204节 皮肤病毒感染
- 第205节 日光与皮肤损伤
- 第206节 色素障碍性疾病
- 第207节 皮肤良性增生
- 第208节 皮肤癌
- 第二十二章 耳鼻咽喉疾病
- 第二十三章 眼科疾病
- 第216节 眼和视力
- 第217节 屈光不正
- 第218节 眼外伤
- 第219节 眼眶病
- 第220节 眼睑和泪腺病
- 第221节 结膜病
- 第222节 角膜病
- 第223节 白内障
- 第224节 葡萄膜病
- 第225节 视网膜病
- 第226节 青光眼
- 第227节 视神经病
- 第二十四章 男性保健
- 第二十五章 妇女保健
- 第231节 女性生殖系统
- 第232节 激素与生殖
- 第233节 绝经
- 第234节 常见妇科疾患
- 第235节 闭经和子宫异常出血
- 第236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第237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第238节 乳房疾病
- 第239节 女性生殖系统癌
- 第240节 不育症
- 第241节 计划生育
- 第242节 遗传疾病检查诊断
- 第243节 妊娠
- 第244节 高危妊娠
- 第245节 妊娠并发症
- 第246节 妊娠合并症
- 第247节 妊娠期用药
- 第248节 正常分娩
- 第249节 分娩期并发症
- 第250节 产褥期
- 第二十六章 儿童保健
- 第251节 新生儿和婴儿
- 第252节 新生儿和婴儿疾病
- 早产儿
- 过期产儿
- 小于胎龄儿
- 大于胎龄儿
- 产伤
- 呼吸窘迫综合征
- 暂时性呼吸增快症
- 早产儿呼吸暂停
- 肺动脉高压
- 胎粪吸入综合征
- 气胸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早产儿视网膜病
- 喂养和大便问题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急腹痛
- 贫血
- 红细胞增多症
- 高胆红素血症
- 体温过低
- 低血糖
- 高血糖
- 低钙血症
- 高钠血症
- 胎儿酒精综合征
- 孕期滥用药物
- 惊厥
- 婴儿猝死综合征
- 第253节 新生儿和婴儿感染
- 第254节 出生缺陷
- 第255节 精神发育迟滞
- 第256节 患病儿童与家庭
- 第257节 幼儿的成长问题
- 第258节 青春期和青少年问题
- 第259节 细菌感染
- 第260节 病毒感染
- 第261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第262节 蛲虫感染
- 第263节 疑及感染引起的疾病
- 第264节 儿童癌症
- 第265节 胃肠道疾病
- 第266节 营养性疾病
- 第267节 代谢性疾病
- 第268节 内分泌疾病
- 第269节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 第270节 脑性瘫痪
- 第271节 耳鼻咽喉疾病
- 第272节 眼科疾病
- 第273节 精神疾病
- 第274节 对儿童的虐待和漠视
- 第275节 中毒
- 第276节 外伤
- 第二十七章 事故与意外伤害
- 第277节 烧伤
- 第278节 电击
- 第279节 放射损伤
- 第280节 高温损害
- 第281节 低温损害
- 第282节 高山病
- 第283节 淹溺
- 第284节 潜水病
- 第285节 航空旅行医学
- 第286节 中毒
- 第287节 毒性咬伤和蜇伤
- 第二十八章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