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和大便问题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新生儿的喂养和大便问题通常不是病理性的,一般能自行缓解或通过调节日常饮食解决。

溢奶和呕吐

婴儿在喂奶时或吃完奶不久拍背时,常常溢出少量牛奶,这是正常现象。吃奶太快,咽下空气也可溢奶,改用坚硬的、带小孔奶头的奶瓶可减少溢奶。在喂奶过程中不时地拍打小儿背可减少溢奶。即使采取最佳的喂养方式,喂奶过量也可引起溢奶。正常情况下可有持续少量溢奶。

此外,大量呕吐为病理性的。反复喷射性呕吐提示有胃幽门梗阻或狭窄。小肠梗阻呕吐物常常含有黄绿色的胆汁,应引起医生重视。某些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血中乳糖水平高)可引起呕吐。如果呕吐伴发热和/或嗜睡提示感染。

喂养不足

婴儿吃饱后常常变得很安静或很快入睡,未吃饱的婴儿在进食后不安静或进食后1~2小时仍不睡,有饥饿感。如果在头4个月内每周体重增长低于200~250g,为体重增长过少,提示喂养不足,喂养不足偶尔也可引起死亡(见第257节)。

为了解有无喂养困难或严重疾患,医生应向父母了解婴儿的喂养情况。体重增长不足的母乳喂养儿,应连续数次测量喂奶前后的体重,以准确地估计摄入的奶量,人工喂养的小儿可增加配方奶的总量。

喂养过量

成年后的肥胖问题有时是始于婴儿期的喂养过量。同样,父母肥胖,婴儿也可能肥胖。如果父母都肥胖,婴儿有80%的可能性肥胖。参照标准生长曲线,如果体重增长过快,控制体重的增长速率是有益的。

腹泻

新生儿每天排便4~6次,母乳喂养儿排便次数更多,大便呈泡沫状,尤其是在添加辅食前。如果婴儿有食欲不振、呕吐、体重下降、体重不增或血便应加以注意。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突发的严重腹泻,感染常常是小婴儿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持续数周或数月的轻度腹泻,常怀疑以下几种情况:粥样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囊性纤维病、糖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过敏性疾病。

粥样泻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麸质,小麦中的主要谷类蛋白,在小肠粘膜内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食物中的脂肪吸收不良(见第110节),患儿有吸收不良、食欲不振、苍白、浮肿、大便恶臭。该病患儿应禁食麦类食物。

囊性纤维病 是一个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包括胰腺的遗传性疾病。胰腺囊性纤维化后不能分泌足够的酶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引起大便中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丢失,继发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大便多且恶臭。胰腺提取物口服替代可改善症状。

糖吸收不良 是小肠缺乏某种酶不能消化特定的糖从而引起糖吸收不良,例如,乳糖酶缺乏不能消化乳糖。酶可能先天缺乏或继发于小肠感染而暂时不足。这种婴儿只有在饮食中去掉乳糖才不会发病。

少数婴儿对牛奶过敏出现腹泻、呕吐、血便,当用大豆配方的奶制品取代后症状很快消失,再进食牛奶又可能重新出现症状。有些婴儿不能耐受配方奶,也不能耐受豆制品。婴儿一般不会对人乳过敏。

便秘

由于婴儿大便的次数变化较大,因此很难准确定义便秘的含义。同一婴儿可能一天大便4次,而有时又可能两天才大便1次。

多数婴儿排便硬或大便量多会有轻微不适,而某些婴儿排软便时反而哭闹。3个月以下的婴儿肛门轻度狭窄,引起排便费力和大便变细。医生通过一个指套检查肛门可作出诊断,扩张肛门1~2次常常可以缓解症状。

大块粪便可能撕裂肛门(肛裂)。肛裂可引起排便疼痛和少量便血。医生用肛门镜可观察裂口。婴儿肛裂一般无需治疗可很快愈合,可使用温和的大便软化剂以便肛裂愈合。

便秘持续存在,尤其是在生后一个月内就出现的便秘,可能提示有比较严重的疾患存在,这些疾患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神经支配异常,巨大的大肠)或甲状腺功能低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1. 喂养和大便问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 喂养方法《中医儿科学》
  3. 《本草纲目》
  4. 喂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猬皮《神农本草经》
  6. 喂奶《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7. 《古今医统大全》
  8. 喂马添膘法《奇方类编》
  9. 魏伯阳《中医词典》
  10. 谓胃承气汤《删补名医方论》
  11.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张氏医通》
  12. 胃左动脉《人体解剖学》
  13. 魏了翁(1178-1237年)《中医词典》
  14. 胃足阳明之脉《经络考》
  15. 魏荔彤《中医词典》
  16. 胃足阳明之脉《中医词典》
  17. 魏文帝与慈禧太后的治脱发秘方《趣味中医》
  18. 胃足阳明经病证《中医词典》
  19. 魏小隐夫人半产治验《一得集》
  20. 胃足阳明经病证《脉经》
  21. 魏序《目经大成》
  22. 胃主受纳《中医词典》
  23. 魏序《得配本草》
  24. 胃主受纳《中医名词词典》
  25. 魏序《医学从众录》
  26. 胃主脾客《针灸大成》
  27. 魏掾痰火上冲惊悸不寐治验《一得集》
  28. 胃主降浊《中医词典》
  29. 魏之琇(1722-1772年)《中医词典》
  30. 胃主降浊《中医名词词典》
  31. 魏祖清《中医词典》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