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肉芽肿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腹股沟肉芽肿是一种由肉芽肿荚膜杆菌感染引起生殖器慢性炎症的性病。该病在温和气候区少见,如美国北部,而常见于一些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症状和诊断】

患者常在感染后1~12周开始出现症状,首先出现无痛性、红色疹,逐渐长成圆的隆起结节,病变多位于:男性阴茎、阴囊、腹股沟及大腿;女性外阴、阴道及其周围皮肤;无论男女,肛门、臀部及颜面均可受累。最后凸起的结节可覆盖整个外生殖器。病变愈合慢,可形成瘢痕组织。结节常可合并其他微生物感染。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扩散至全身,累及骨关节、肝脏,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发热贫血

根据具特征性的发亮红色小节可作出临床诊断,取结节边缘病变标本进行显微镜检,可确诊腹股沟肉芽肿。

【治疗】

可选用以下任一抗生素治疗腹股沟肉芽肿: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增效磺胺。疗程结束后应在医生监测下随访半年,以确保感染痊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1. 腹股沟肉芽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 腹股沟区《人体解剖学》
  3. 腹股沟肉芽肿《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4. 腹股沟浅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5. 腹股沟疝《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腹股沟滑动性疝《普通外科学》
  7. 腹股沟疝《普通外科学》
  8. 腹股沟管《人体解剖学》
  9. 腹股沟深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10. 腹肚肿胀《奇效简便良方》
  11. 腹股沟斜疝《普通外科学》
  12. 腹肚不调痢一首《外台秘要》
  13. 腹股沟直疝《普通外科学》
  14. 腹肚《幼幼新书》
  15. 腹寒热气(冷气 又见劳)《针灸资生经》
  16. 腹第一侧线《中医词典》
  17. 腹横筋膜《人体解剖学》
  18. 腹第四行左右十四穴《针灸资生经》
  19. 腹后壁的隐窝《人体解剖学》
  20. 腹第四行七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21. 腹结《中医词典》
  22. 腹第四行.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经穴汇解》
  23. 腹结《针灸学》
  24. 腹第三行左右二十四穴《针灸资生经》
  25. 腹结(一名肠窟)《针灸大成》
  26. 腹第三行十二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27. 腹哭钟鸣《中医词典》
  28. 腹第三行.自不容.挟幽门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气冲及急脉凡二十六穴《经穴汇解》
  29. 腹哭钟鸣《济阴纲目》
  30. 腹第三侧线《中医词典》
  31. 腹冷痛《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