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鼠疫(黑死病)是由耶尔森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

鼠疫杆菌原本是感染野生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松鼠土拨鼠引起鼠疫。过去,大规模的鼠疫流行,如中世纪的黑死病,曾导致大量人群死亡。近代鼠疫已被控制在偶发的单个病例或少数人群的流行。在美国90%以上感染鼠疫的人发生在西南各州,特别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州。

鼠疫通常由跳蚤从受染的动物传染给人。咳嗽打喷嚏时将散布在喷出的分泌物小滴中的病菌能在人与人间传播本病。由家养的动物,特别是猫也能通过被蚤叮咬或吸入飞沫而受染。

【症状和诊断】

鼠疫能以下列形式之一发病——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或轻型鼠疫;其症状亦视不同类型而表现各异。

腺鼠疫的症状常发生于感染后2~5天,但亦可在从数小时到12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发生症状。多为骤然起病伴有寒颤,体温可高达41℃。心跳加快心音变弱,血压可下降。与之同时或在症状出现稍前有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部最多),典型病例淋巴结有明显触痛、硬、伴周围组织肿胀。表面皮肤平滑、色红但不发热。病人多有烦躁、谵妄神志不清共济失调。医生查体时易于触到肿大的肝和脾。淋巴结可以充满脓液,在第二周内溃破流脓。如不治疗,60%以上的病人死亡,死亡多发生在发病的第3和第5天之间。

肺鼠疫由鼠疫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症状在受染后2~3天突然发作,包括高热、寒颤、心动过速并常有严重头痛,24小时内出现咳嗽,最初痰为清亮但很快变成带有血斑,然后成为均一的粉红色或鲜红色(像覆盆子浆果)和泡沫状。常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多数病例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死亡。

败血性鼠疫为另一种形式的鼠疫,为腺鼠疫扩散入血循环而来,它甚至可在腺鼠疫或肺鼠疫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引起死亡。

轻型鼠疫是鼠疫的一种温和的类型,常仅在某一地理区域内散在发生(地方性流行)。症状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和疲乏,一般在一周内消失。

鼠疫的诊断靠实验室培养,标本可取自血液、痰或淋巴结。

【预防和治疗】

预防主要靠控制鼠类和使用防护物品,避免蚤类叮咬。已有鼠疫菌苗可用,但它对多数到有鼠疫病例报告的区域旅行的人并不是都有必要。对有可能被感染危险的旅游者按预防性的剂量服用四环素。

如一病人被认为是患鼠疫,医生应立即开始治疗。败血型和肺型治疗必须在24小时内开始。积极的治疗可将病死率减至5%以下。多数抗生素均对鼠疫有效。

与腺鼠疫不同,肺鼠疫患者必须要隔离,任何人如与肺鼠疫患者接触都必须要进行密切的观察检疫或给予治疗。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1. 鼠疫《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 鼠咬伤《奇效简便良方》
  3. 鼠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 鼠咬伤《外科证治全书》
  5. 鼠疫《中医词典》
  6. 鼠咬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鼠疫《传染病》
  8. 鼠咬门主论《疡医大全》
  9. 鼠疫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10. 鼠咬门主方《疡医大全》
  11. 鼠疫杆菌的快速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2. 鼠咬《奇方类编》
  13. 鼠攒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14. 鼠咬《奇效简便良方》
  15. 鼠粘子《汤液本草》
  16. 鼠咬《证治准绳·疡医》
  17. 鼠粘子《本草择要纲目》
  18. 鼠咬《孙真人海上方》
  19. 鼠粘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0. 鼠穴《中医词典》
  21. 鼠粘子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2. 鼠型斑疹伤寒《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薯蓣《本草纲目》
  24. 鼠尾痔《中医词典》
  25. 薯蓣《雷公炮炙论》
  26. 鼠尾草《本草图经》
  27. 薯蓣《千金翼方》
  28. 鼠尾草《名医别录》
  29. 薯蓣《长沙药解》
  30. 鼠尾草《证类本草》
  31. 薯蓣《本草经集注》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