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回归热(蜱热、复发热或饥荒热)是由疏螺旋体的各种菌株引起的一种疾病。

以地理位置不同,回归热可由体虱或软蜱传播。虱传回归热仅发生于非洲和南美的部分地区。而蜱传回归热发生于北美、南美、非洲、亚洲和欧洲。在美国,本病一般确定在西部存在,它好发于5月到9月之间。

体虱在吸入受感者血时被螺旋体感染,当其更换宿主叮咬另一人时则将感染传播给被叮咬者。当虱被压破后,螺旋体被释放出来可通过皮肤破口及叮咬处进入人体。寄生于啮齿类动物的蜱在吸血时受染可成为自然的带菌贮存宿主,再叮咬人时可将感染传播给人类

【症状和诊断】

感染螺旋体后3~11天,典型的6天以内可没有症状。起始的症状包括骤然寒颤、紧跟着高热、心跳快、严重头痛呕吐、肌肉和关节疼痛,并常有谵妄。早期阶段在整个躯干、臂部和下肢可出现红色皮疹。医生可在覆盖眼球的结膜中和皮肤粘膜上看到破裂的血管。当疾病进展时可发生发热、黄疸、肝脾长大、心脏炎症和心力衰竭,特别在虱传回归热。高热可持续3~5天,然后和其他症状突然消退。

7~10天以后,发热和其他症状又重复骤然出现,常伴有关节痛。复发时黄疸更为常见。虱传回归热一般伴有单次复发,相反蜱传回归热常见多次复发(2~10次、其间有1~2周间歇);发作逐渐变得较轻,病人最终在免疫力产生后恢复。

回归热可与很多疾病混淆,如疟疾莱姆病。回归发热的这种类型是诊断本病的线索。确定诊断靠发热发作时取血标本培养发现螺旋体。因为蜱在夜间叮咬时间很短且无痛,病人常无法回忆曾被蜱叮咬。

【预后、预防和治疗】

回归热的病死率低于5%。然而,非常年幼和非常年迈、营养不良或虚弱的人有更高的死亡危险。疾病的并发症包括眼部炎症,哮喘发作和全身性暴发红疹(多形性红斑)。脑、脊髓和眼虹膜也可发生炎症。孕妇可以流产

用马拉硫磷或六六六粉喷撒衬衣和衣服里面可以预防由体虱引起的回归热。蜱叮咬较难预防,因为多数杀虫剂和驱虫药对蜱无效。然而,含有间苯甲酰二乙胺的驱虫剂用于皮肤和苄氯菊酯用于衣物可以有助于防止蜱叮咬。

抗生素治疗用四环素、红霉素或多西环素可治愈感染。虽然通常药物可以口服,如严重呕吐使吞咽困难亦可静脉给药。

治疗的最适宜时间为在发热早期或没有症状的间隙期开始。在接近发热期末开始治疗可以引起赫斯海默反应,在反应发生时有高热,可以发生血压上升又紧接着下降(有时降到危险的低水平),此种反应在虱传回归热患者中是典型的,有时是致命的。

脱水可静脉补液治疗。严重头痛用止痛剂如可待因。恶心者可给予茶苯海明(乘晕宁)和丙氯拉嗪。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书籍目录
  1. 回归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 回归分析《预防医学》
  3. 回归热《传染病》
  4. 回顾性定群研究与前瞻性定群研究的区别《预防医学》
  5. 回归热螺旋体《医学微生物学》
  6. 回骨《中医词典》
  7. 回回葱《饮膳正要》
  8. 回风(又名内风,俗名酒膈)《华佗神方》
  9. 回回豆子《饮膳正要》
  10. 回发五处《中医词典》
  11. 回回青《饮膳正要》
  12. 回疔散《外科全生集》
  13. 回回药物院《中医词典》
  14. 回春功《老年百病防治》
  15. 回浆散《冯氏锦囊秘录》
  16. 回肠淋巴滤泡增生症《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17. 回结肠动脉《人体解剖学》
  18. 回肠《中医词典》
  19. 回澜论《吴医汇讲》
  20. 徽州余姓治效《仿寓意草》
  21. 回令丸《医方考》
  22. 恢复自主的心跳呼吸《病理生理学》
  23.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生理学》
  24. 恢刺《中医词典》
  25. 回气《中医词典》
  26. 恢刺《中医名词词典》
  27. 回气《中医词典》
  28. 虺螫候《诸病源候论》
  29. 回气(俗谓草迷)《针灸大成》
  30. 虺蛇螫秘方《华佗神方》
  31. 回气法《竹林女科证治》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