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角结膜炎
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复发性结膜炎,常常双眼受累,并可损害角膜表层。
本病典型由过敏反应引起,故多于每年春、夏季发病。春季结膜炎主要见于儿童,一般在青春期开始发病,20岁以前自愈。
【症状和治疗】
症状包括奇痒、眼红、流泪、畏光,并出现粘稠的分泌物。本病临床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病变主要发生在上睑睑结膜,其外观呈淡粉红色和淡灰色水肿状,而其余结膜则呈奶白色。另一种形式表现为角膜四周的结膜呈淡灰色增厚。若局部角膜受损,可出现疼痛和严重畏光。上述症状一般在天气转凉后消失,而且这些症状可逐年减轻。
抗过敏眼药水,如色甘酸钠、洛多酰胺、酮咯酸、左卡巴司汀等,是最安全的用药。口服抗组胺药也有助于控制炎症。皮质类固醇疗效更佳,但如果没有医生指导,应用不宜超过数周,因为皮质类固醇有增高眼压,引起白内障,或增加感染机会的副作用。

- 春季角结膜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老年食养食疗》
-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春季的饮食构成《老年食养食疗》
- 春季性结膜炎《眼科学》
- 春合口药粉方《救伤秘旨》
- 春季养生《中医养生学》
- 春服宣药辨《卫生宝鉴》
- 春季怎样进补《老年食养食疗》
- 春分上脾二之气《儒门事亲》
- 春脉如弦《中医词典》
- 春分《中医词典》
- 春牛角上土《证类本草》
- 春蚕壮阳方《古代房中秘方》
- 春盘面《保健药膳》
- 春《史载之方》
- 春盘面《饮膳正要》
- 春《急救广生集》
- 春盘面《中医饮食营养学》
- 顀尾《中医词典》
- 春秋《中医词典》
- 顀(chuí,音垂)《中医词典》
- 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为病,发时手背腹满,痛不可忍,名蛟龙病,治之方《金匮悬解》
- 捶胡根《证类本草》
-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中国医学通史》
- 捶法《中医词典》
-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国医学通史》
- 垂珠痔《中医词典》
-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垂直传播《预防医学》
- 春秋战国时期临床各科成就《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