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溺
气凉。无毒。童男者用,彻清者良。头尾剪除,降火最速。或搀药同服,或单味竟吞。劳热咳嗽能驱,鼻洪吐衄堪止。治扑损瘀血作痛,和酒立可消除;疗产后败血攻心,温饮则能压下。难产胎衣不出,煎同姜葱;毒蛇 犬咬伤,热淋患处。又轮回酒,乃自己尿。若蠲诸积倒仓,全仗荡涤肠胃。暴发赤眼,亦可洗明。 积垢在漩桶中,入药称人中白。
澄底白者,瓦上烧灰。(须置于风露下二三年者始可用之。)去传尸劳热殊功,止肺痈唾血立效。
秋石丹炼,务在秋时。聚童溺多着缸盛,用秋露须以布取。(清晨露水盛降之时,用布二、三匹铺禾草梢上一宿,即时湿透搅入盆内收之。)石膏水飞细末,桑枝刀削直条。四者办齐,如法炼就。(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自浮于上,侯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弱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即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渗晒于成为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
制度如期,灵性完具。入药拯济,诚养丹田。若复入罐固封,文火 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谓之秋石,名实相符。然阴阳分炼略殊,由男女所属不一。阴炼者为男属阳,孤阳不生,必取童女真阴,(男病取女溺炼。)即采阴补阳之法;阳炼者谓女属阴,独阴不成,务求童男纯阳,(女病,求男溺炼。)亦阳配阴之方。采彼有余,补我不足。两无偏胜,才得生成。《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实窃此竟尔。或作散服,或作丸吞。(古方以枣肉捣丸,温酒送下。)滋肾水返本还元,养丹田归根复命。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堪用,鼓胀代盐可尝。明目清心,延年益寿。
(谟)按∶秋石丹务聚童溺炼之,取无淫欲外侵,真元内守故也。投石膏欲易澄清,而精英即结。搅秋露资兼肃杀,而邪秽不容。古人立名,实本此义。然制炼分阴阳为二,采补使男女俱同。此又妙合《内经》,玄通《周易》。所加丹字,示乃仙成。故人部中每称乳汁、河车并斯三者,均为接命之至宝也。奈何世医未得真授,四时妄为。溺虽求诸男人,无问年之老幼。阴阳采补懵然罔知,秋露石膏纤毫蔑有。但加皂荚,入水搅澄。或向日干,指为阴炼;或用火 ,阳炼为云。卤莽虽成,玄妙尽失,于道何合,于名何符?只可谋利欺人,安能应病获效?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理势必然,不待忖料而后识也。

- 人溺《本草蒙筌》
- 人溺《本草衍义》
- 人溺《医学入门》
- 人溺《千金翼方》
- 人溺《证类本草》
- 人溺《雷公炮制药性解》
- 人溺《顾松园医镜》
- 人面恶疮《中医词典》
- 人溺《医方考》
- 人面疮秘方《华佗神方》
- 人溺《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人面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人溺《名医别录》
- 人面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 人尿《本草纲目》
- 人面疮方《冯氏锦囊秘录》
- 人尿《长沙药解》
- 人面疮部《外科启玄》
- 人尿《汤液本草》
- 人面疮《外科启玄》
- 人尿《医方考》
- 人面疮《奇效简便良方》
- 人尿《本草思辨录》
- 人面疮《奇效简便良方》
- 人尿《药征续编》
- 人面疮《急救广生集》
- 人尿《本草乘雅半偈》
- 人面疮《外科正宗》
- 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测定(二步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人面疮《外科心法要诀》
- 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测定(一步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