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伤寒液少证

《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病者胃素不健,体质不强,表里津液不足,非盛夏则皮肤无汗,至严冬则小便颇多,故平素即大便干燥。忽患伤寒,余诊其发热恶寒头痛肢痛,项背腰臀,均觉痛楚,两目带红,而唇齿干燥。予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服如桂枝汤法。一剂而缓汗解,再以小量之小承气汤,微和其里,便通即愈。

友人杨达奎教授,胃纳不甚强健,故体质不强。周身皮肤,干燥不泽。平素颇喜品茗,虽每日饮多,而小便亦多,故其津液显然呈不足之象。非至盛夏之时,则皮肤无汗。一至严冬之际,则小便更多。此所以肌肤索泽,而为大便干燥之因也。

在1949年冬月下旬,忽患伤寒。始则啬啬恶寒,及四肢手足关节,均觉酸楚。而独皮处无汗,气息微喘,而微有恶心。经余诊之,断为正伤寒之候。杨君闻之,以为必用麻黄汤方,盖向知余治伤寒而喜用经方也。

余曰:“以君之证,麻黄汤在所必用。以君之体质,素来津液不足,麻黄总嫌太峻,盖不能大发其汗也。余有一法,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服如桂枝汤法。即服药后,俟微有汗意之时,再饮热粥一小碗,使微汗缓缓外透。不可令如水淋漓,如此则病必除矣。”

杨君然之,其夫人秦碧筠亲为煎药。如法服后,约半小时,果然微汗出矣,头面胸腹及四肢,均感微湿,而周身疼痛已较松。乃将预先煮好之热稀粥,以汤瓢与之。

服粥后,微汗时间更为延长,先后约三小时,而寒热渐退,身疼立瘳。晚间续服第二煎,其病爽然若失。

次日复诊,见其体温复常,毫无所苦,惟舌苔微腻。询其大便,因素来大肠津液不足,必隔二三日一解。今前后计之,已五日未解。按其腹部,脘口尚和,惟按其脐下少腹,微有硬痛耳。再为之处以小承气汤,量亦较少。令其煎服之后,只求大便一通,即停后服,目的在微和其胃肠,而不在大攻也。迨一服之后,大便果下燥黑之粪球数枚,夹以溏粘之半流动物,而表里均和而痊矣。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川桂枝二钱五分 京赤芍一钱五分 生麻黄一钱五分 炙甘草一钱五分 杏仁泥三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

小承气汤

锦纹军二钱  川厚朴二钱 炒枳实二钱五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余无言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1. 冬令伤寒液少证《余无言医案》
  2. 冬葵子汤《医方考》
  3. 冬令伤寒证《余无言医案》
  4. 冬葵子《药性切用》
  5. 冬脉如营《中医词典》
  6. 冬葵子《本草撮要》
  7. 冬青《本草纲目》
  8. 冬葵子《本草分经》
  9. 冬青《本草求真》
  10. 冬葵子《名医别录》
  11. 冬青散《是斋百一选方》
  12. 冬葵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3. 冬日外感《评琴书屋医略》
  14. 冬葵子《本草便读》
  15. 冬三月《寿世传真》
  16. 冬葵子《本草崇原》
  17. 冬桑叶《药性切用》
  18. 冬葵子《中药学》
  19.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侣山堂类辩》
  20. 冬葵子《本草从新》
  2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时病论》
  22. 冬葵子《本经逢原》
  23.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不按跷春不病温义不同《读医随笔》
  24. 冬葵子《本草新编》
  25.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何以伤于寒者而病又何以冬所伤者而春必病《张聿青医案》
  26. 冬葵子《本草求真》
  27.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此事难知》
  28. 冬葵子《证类本草》
  29. 冬伤于寒大意《时病论》
  30. 冬葵子《本草易读》
  31. 冬石《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