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
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胃大小肠三经。主骨蒸,肠风泻血,活筋血,利大小便,除风湿,疗黄胆,解酒毒,去头风。菖蒲为使,罗纹者佳。
按∶秦艽苦则涌泄,为阴,故入大小肠以疗诸湿;辛则发散,为阳,故入阳明经以疗诸风骨蒸之证;亦湿胜风淫所致,宜并理之。
雷公云∶凡使秦艽,须于脚纹处,认取左纹,列为秦,治疾,右纹列为艽,即发香港脚。
凡用秦艽,以布拭去黄白毛尽,然后用还元汤,浸一宿,日曝干用之。

- 秦艽《雷公炮制药性解》
- 秦艽《雷公炮炙论》
- 秦艽《药笼小品》
- 秦艽《本草纲目》
- 秦艽《玉楸药解》
- 秦艽《神农本草经》
- 秦艽《中药炮制》
- 秦汉以后,有通经博史,修身慎行,闻人巨儒,兼通乎医。《医学入门》
- 秦艽《本草经集注》
- 秦汉时期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秦艽《新修本草》
- 秦汉时期医事制度《中国医学通史》
- 秦艽《汤液本草》
- 秦汉时期药物与方剂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 秦艽《本草备要》
- 秦汉时期军事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秦艽《本草蒙筌》
- 秦汉时期风俗习尚与医药文化《中国医学通史》
- 秦艽《本草易读》
- 秦汉时期的早期的医药交流《中国医学通史》
- 秦艽《冯氏锦囊秘录》
- 秦国治《中医词典》
- 秦艽《医学入门》
- 秦桂丸论《格致余论》
- 秦艽《顾松园医镜》
- 秦桂丸《是斋百一选方》
- 秦艽《本草求真》
- 秦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秦艽《本草新编》
- 秦龟《名医别录》
- 秦艽《本经逢原》
《雷公炮制药性解》
- 明·李士材
- 序
- 卷一
- 金石部
- 果部
- 谷部
- 卷二
- 卷三
- 草部中
- 卷四
- 草部下
- 卷五
- 木部
-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