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的文明史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从此,中国医药学的文明史开始了。

中国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医学史,由于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

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趋于专业化。

秦汉时,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医药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形成了一种空前辉宏气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进了医药卫主之进步。

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以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的生机。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进入新的层次。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与地区,中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经过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撞击、对抗到结合,也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遂出现了中西汇通合纂的探索。传统医学在走向现代化。

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格局将会对这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作出客观的再现和评述。

中国医学史无论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还是对近现代医学的研究,或是与各种不同体系医学的比较研究,对医、教、研和卫生管理等工作及学科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涵盖面广,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久远博大,不是其他学科所能代替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中国医学通史》
  2.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中国医学通史》
  3.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中国医学通史》
  4. 中医药是否可以减肥呢?《中医之钥》
  5.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实验动物科学》
  6.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7.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应注射的问题《实验动物科学》
  8.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9.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0. 中医药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11.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2.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中医养生学》
  13. 中医饮食保健《趣味中医》
  14.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医养生学》
  15.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中医饮食营养学》
  16.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学》
  17. 中医有许多秘方、偏方,为什么中医都这么自私,秘而不宣,不肯公开,以供大众治疗之用?《中医之钥》
  18.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学》
  19. 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中医之钥》
  20.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
  21. 中医语言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22.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中医养生学》
  23. 中医院校简介《中国医学通史》
  24. 中医眼科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中医眼科学》
  25. 中医这么好?为什么西医的各大医院都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而不找中医呢?《中医之钥》
  26. 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中医眼科学》
  27.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
  28. 中医学理——阴阳五行《中医之钥》
  29.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
  30.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基础理论》
  31. 中医诊法的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