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中医语言异常辨病
当语言异常时,除西医治疗外,中医治疗亦很重要。故将中医语言异常辨病摘录如下:
中医认为“言为心声”,故语言的异常多为心的病变。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者,多属虚证,语声高亢有力者,多属实证。
(1)谵语 谵语是以神志昏迷,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因热扰心神所致,属实证。
(2)郑声 郑声是以神志昏迷,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多由心气大损,神无所依而致,属虚证。
(3)独语 指患者于无人时独自言语,喃喃不休,见人便止的一种病症,多因心气大亏,神失所养而致,属虚证。
(4)错语 是指患者语言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的一种病症。错语有虚实之别,实证可由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神明迷乱而致。虚证则因思虑过度、心脾两亏而成。
(5)呓语 睡时多言、咬字不清、意思不明,称为“呓语”。多因心火、胆热、或胃气不和所致。
总之,在语言异常的上述过程中,失音、答非所问、认知性失语、独语等一般都能引起患者注意而到医院就诊。唯独对于嘶哑一症,许多患者简单地认为急、慢性咽炎而自服抗菌素、含片治疗。其实,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声音嘶哑的病因很多,除咽炎外,单纯性甲状腺肿、喉癌、纵膈肿瘤、甲状腺肿瘤等都可引起嘶哑,对于肿瘤患者,若自服抗菌素治疗往往贻误了治疗,所以对于慢性声音嘶哑,应引起足够重视,到医院系统检查。

- 中医语言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 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中医之钥》
- 中医院校简介《中国医学通史》
- 中医有许多秘方、偏方,为什么中医都这么自私,秘而不宣,不肯公开,以供大众治疗之用?《中医之钥》
- 中医这么好?为什么西医的各大医院都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而不找中医呢?《中医之钥》
-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中医饮食营养学》
-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
- 中医饮食保健《趣味中医》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中医诊法的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及动物选择《实验动物科学》
-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应注射的问题《实验动物科学》
- 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在中国药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实验动物科学》
- 中医证型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中国医学通史》
- 中医政策和中医工作《中国医学通史》
-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中国医学通史》
-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是否可以说得通?《中医之钥》
-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中国医学通史》
- 中医中药在免疫上的应用《免疫与健康》
- 中医药是否可以减肥呢?《中医之钥》
- 中银HT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 中饮食毒门主方《疡医大全》
-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 中饮食毒门主论《疡医大全》
- 中医药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 中饮馔内毒未辨何物《奇效简便良方》
《常见病自测》
- 主编:张勤、胡宏宇、吴翥镗
- 前言
- 第一章 常见症状辨病
- 第二章 神色形态辨病
- 第一节 望神辨病
- 第二节 望面色、面容辨病
- 第三节 发育和营养状态辨病
- 第四节 体位和姿态辨病
- 第三章 观察机体局部辨病
- 第一节 皮肤
- 第二节 毛发辨病
- 第三节 头颅辨病
- 第四节 眉毛辨病
- 第五节 眼睛辨病
- 第六节 鼻
- 第七节 口腔
- 第八节 颈部辨病
- 第九节 胸廓形态辨病
- 第十节 脉搏辨病
- 第十一节 腹部辨病
- 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 第十三节 四肢形态辨病
- 第四章 观察分泌物排泄物辨病
- 第五章 饮食起居辨病
- 第六章 妇科疾病自测
- 第一节 月经和白带辨病
- 第二节 乳房辨病
- 第三节 非经期阴道出血和腹痛辨病
- 第七章 儿童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