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卫生保健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古人早已养成良好的洗浴习惯。至元代,人们不仅懂得温浴的卫生价值,而且懂得冷浴对健康的意义。《马可波罗游记》第76章则载杭州“一些街道有冷浴澡堂,由男女服务员为您服务,这些澡堂的男女顾客从小时候起。就习惯于一年四季洗冷水浴,认为这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冷水浴对增加肌体抵抗力是有益的。

环境卫生方面,元代继承前代的优良传统,仍然重视河水的保护,曾定期疏浚河道,元代使用痰盂的范围较汉代专供皇帝有所扩大,这对于防止病菌传播是有意义的。

这一时期,统治者提倡佛教,尤其是信奉喇嘛教和禅宗。民间也有不少佛教信徒,他们死后都实行火葬。据考古发现,沈阳、山西大同、北京等地都有辽金元火葬墓。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北京、契丹省南部哈寒府、景州、西州、宝应州、襄阳、常州、太平府、泉州等地居民,死后多实行火葬。

《马可波罗游记》还记载:“在皇帝陛下左右伺候和办理饮食的许多人,都必须用美丽的面纱或绸巾,遮住鼻子和嘴,防止他们呼出的气息,触及食物,”这种用来遮住口鼻以防传染的面纱或绸巾,实际上起到现代口罩的作用,可视为口罩的滥觞。

金元时期,李东垣、宋丹溪、忽思慧等医学家对饮食卫生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本书以正常人的膳食为标准,制定了具有营养学价值的食谱,书中强调饮食在保健延寿中的价值,认为“饮食为养生之首务”,并列出饮膳的制作方法和滋补药的形态、性味、功效以及饮食禁忌等等。另一部营养学专著是元末贾铭的《饮食须知》。书中选取食物250余种,简述其性陈宜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房室卫生,元代李鹏飞将前人关于性卫生的论述加以收集、整理,撰成《三元延寿参赞书》。提出一系列顿有见地的主张。李氏认为男女相需合乎自然之道,提出“欲不可绝”。同时,又总结出节欲三论:辨证地提出性生活的适度、节制,于人体有着重要的养生意义。

气功养生方面,金元时期出现了以王重阳为始祖的道教北宗炼养派。他们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这一道派,又称全真道或全真教,王重阳把断绝“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作为修道的根本法则,这种“清修”思想,对后世道教养生者有一定影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辽夏金元卫生保健《中国医学通史》
  2.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3.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4. 辽夏金元军事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5. 辽夏金元医学家传记《中国医学通史》
  6. 辽东都尉所上丸《备急千金要方》
  7. 辽夏金元医学著作《中国医学通史》
  8. 量同身寸法《炙膏肓腧穴法》
  9. 辽夏金元中外医药交流《中国医学通史》
  10. 量同身寸法《普济方·针灸》
  11. 疗百疾延寿酒《中藏经》
  12. 量顺刺《黄帝内经太素》
  13. 疗本滋肾丸《医方考》
  14. 量气法《临床生物化学》
  15. 疗疮《博济方》
  16. 量气刺《黄帝内经太素》
  17. 疗疮食荤味散黄《医门补要》
  18. 量缪刺《黄帝内经太素》
  19. 疗疮肿权变通类法《外科精义》
  20. 量络刺《黄帝内经太素》
  21. 疗寸白虫。《苏沈良方》
  22. 亮卿令爱右目红肿《孙文垣医案》
  23. 疗毒汤《冯氏锦囊秘录》
  24. 亮度法《动脉粥样硬化》
  25. 疗发背痈疽灸法用药《外科精要》
  26. 两组资料样本均数的比较《医学统计学》
  27. 疗风毒瘰。《苏沈良方》
  28. 两组资料的比较《预防医学》
  29. 疗风通用《新修本草》
  30. 两组资料的比较《医学统计学》
  31. 疗哕《黄帝内经太素》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