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肤病学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明代是皮肤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取得突出成就的时期。薛已《外科枢要》、汪机《外科理例》、申斗垣《外科启玄》、陈实功《外科正宗》等著作记述了多种皮肤病,有关麻风梅毒专著的问世,使皮肤病学水平有显著提高。

(一)梅毒 梅毒作为一种性病,于1493年传入欧洲,几年内得的广泛传播,被人们视为一种瘟疫,有“大天花”之称。葡萄牙商人东来,将该病带到亚洲。1497年首航印度,次年印度即发现梅毒;1502年第二次东航到我国广州,1505年我国发现本病)胡传揆:中国科技史料,1980年第二辑104-109)。从广州开始,由南注北,传播日盛,引起医家普遍关注,俞弁《续医说》(1545)指出:“弘治末年,民间患恶疮自广东人始,吴人不识,呼为广疮,又以其形似,谓之杨梅疮”(俞弁:《续医说》卷10“萆”)。李时珍指出:“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表,传及四方,……男女淫猥,湿热之邪积既深,发为毒疮,遂致互相传染,自南而北,遍及海宇”。明代医著中梅毒称谓甚多,如广疮、杨梅疮、棉花疮、霉疮等。明代许多著作都论及梅毒。《韩氏医通》载,“别著《杨梅疮论治方》一卷”,该书已佚。薛己《外科心法》(1525)载有下疳及淋病病例,描写了梅毒骨关节夜晚痛、晚期树胶肿、上腭穿孔等病状。提及以轻粉(汞剂)蒸治或擦治,并内服萆汤。汪机《外科理例》(1531)报告有梅毒眼症状及治疗中汞中毒案例。陈实功《外科正宗》论述下疳、树胶肿等涉及各期梅毒病变较为细致,对晚期器官损坏状况描述尤详。陈司成《霉疮秘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梅毒学专著。陈氏总结梅毒在我国流行100余年的防治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本病的理论、传染途径、各期梅毒及胎传梅毒的症状体征、治疗原则等。他反对内服轻粉,以防药病和变病;重视预防,在世界梅毒治疗史上首创减毒砷剂疗法,写下防治梅毒光辉的一页。

(二)麻风 麻风一词,首见于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但未作解释。沈之问《解围元薮》始作出系统阐述。沈氏此书与薛己《疬疡机要》及清代肖晓亭《疯门全书》,合称祖国医学麻风三大专著。《解围元薮》肯定麻风为传染病,指出家庭内传染的重要性,首先主张给接触幼童“预常服药”。倡对本病施治行六经辨证,总结了大枫子治疗本病的新经验,否定前人服本药定致瞽目之说。薛己提出麻风与类似麻风病的鉴别要点,倡八纲辨证,注重先补后攻。萧晓亭强调隔离,治主活血,认为治疗必须彻底。沈、薛、萧三氏各彰其说,治疗经验丰富且各具特色,将麻风病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外治法:明代在外治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首先体现在肛肠疾患的外治方面,如赵宜真在《仙传外科方》中已记载了脱管法与枯法。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将有关疗痔的外治方面作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唤痔、护痔、洗痔、熏痔、脱管、结扎、挂线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陈氏在治疗疮疡病时,配合手术切开明确将外治法作为一项治疗常规。此外,在方法和工具上亦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如设计一种中间带有小孔,孔内装有活动木塞的罐子,其原理和现代吸引术已很接近。另外,陈氏还发明了止血带以止血,用多头带以缚疮。同时还记载了大量的外用药剂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皮肤病学《中国医学通史》
  2. 皮肤病外用药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皮肤不仁《中医词典》
  4. 皮肤病理组织的基本变化《皮肤性病学》
  5. 皮肤串痛《医门补要》
  6.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中医外科学》
  7. 皮肤的保存《外科学总论》
  8. 皮肤病和性病学《中国医学通史》
  9. 皮肤的生理《皮肤性病学》
  10. 皮肤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1. 皮肤的再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12.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皮肤性病学》
  13. 皮肤否肿《中医词典》
  14.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皮肤性病学》
  15. 皮肤感觉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16.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皮肤性病学》
  17. 皮肤感受《生理学》
  18. 皮肤癌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9. 皮肤干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皮肤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21. 皮肤光敏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皮肤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3. 皮肤和筋膜《人体解剖学》
  24. 皮肤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5. 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皮肤癌《临床激光治疗学》
  27. 皮肤和浅结构《人体解剖学》
  28. 皮肤β射线损伤的特点《核、化学武器损伤》
  29. 皮肤和浅筋膜《人体解剖学》
  30. 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儿科学》
  31. 皮肤和浅筋膜《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