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哲学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952年在我国开展了学习苏联医学、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活动,这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掌握巴甫洛夫学说是有益的。但也有人把巴甫洛夫学说看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化身,主张"树立以巴甫洛夫思想为医学指导思想,开展了对摩尔根、魏尔哨学说的批判,给一些医学学说简单化贴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医学的发展。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开展,医学界也掀起了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的高潮,从1964年7月到1965年11月,《健康报》展开了“正确的诊断治疗从哪里来”的讨论,这对医务人员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重大推动作用,但存在着过分强调实践的经验论倾向,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存在着简单化的做法。

七十年代末起,医学哲学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1978年12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通信》发表了邱仁宗、傅素和的“关于开展医学哲学问题研究的几点想法”;1979年3月,又发表了《要重视医学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的座谈纪要,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讨论。1979年12月至1980年1月在广州举行了全国的医学辩证法讲习会,1980年8月又在吉林召开了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医学辩证法讨论会,指出医学辩证法就是“研究医学理论中的哲学问题”。此后,陆续出版了一些医学辩证法的教材和专著,其中以广西桂林医专编写的《谈谈医学中若干辩证法问题》(试用本),印行得最早。以后,1982年出版了元文玮的《医学辩证法》、李今庸主编的《中医辩证法概论》、1983年出版了刘汝深主编的《中医学辩证法概论》、1984年出版了孙溥泉的《临床医学中的辩证法》、1985年出版了彭瑞聪主编的《医学辩证法》、1986年出版了陆干甫、谢永新主编的《中医辩证法原理》等。这一时期任曰宏也出版了两本有关医学哲学的著作、1980年出版的《漫谈医学与哲学》。这一时期还陆续出版了有关医学方法论的著作,主要有:《医学科学研究入门》(侯灿,1981年)、《祖国医学方法论》(1982年)、《中医方法论研究》(祝世讷,1985年)、《医学科学方法论概论》(王玉辛,1986年)、《临床思维及例证》(彭瑞聪主编,1988年)、《医学方法概论》(1990年)。在《医学与哲学》、《中国社会医学》、《中国医院管理》、《中西医结合》、《健康报》等报刊杂志上也发表有大量有关文章,如张孝谦的《临床医生要研究思想方法的修养》(1982年)、《漫谈临床思维》(1984年),吴阶平的《谈谈临床思维的特点和规律》(1984年)等。

《医学与哲学》创刊于1980年,开始为季刊,1982年后改为月刊,到1994年12月,出版了162期,刊登论文3400余篇,对医学哲学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如杨理邦的“从单克隆抗体技术看科研设计的特征”(1991年)、张文的“受体学说发展引起的哲学思考”(1988年)、沈杰的“从内分泌系统发展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无限发展”(1989年)等。又如姜兆候从医学影像学研究临床医学的形象特征,写了一系列很有特色的文章。《医学与哲学》还发表了大量探讨临床思维和研究误诊原因的论文,都富有启迪性。

中医学是带有自然哲学性质的医学体系,从医学与哲学的关系研究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演化规律,始终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1956年《历史研究》发表了任继愈的“中国古代医学与哲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刘长林,1983年),则是一本有关这一问题研究的专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十~七十年代,曾就五行学说的评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次论及它的存废问题。李今庸在《读医心得》(1982年)中说,五行学说只适用于一定场合,对它的作用稍一夸大,“就要陷入唯心主义”。艾钢阳主编的《医学论》(1986年)则认为这一学说“天才地反映了处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体的一般运动变化规律”。邓平修、常青主编的《医学方法概论》认为五行学说存在机械论的倾向,此类取象是一种表浅的方法。关于中医的理论概念的研究目前正与中西医比较研究结合起来,逐步向深化。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医学哲学《中国医学通史》
  2. 医学源流《医学三字经》
  3. 医学正传后再叙《医学正传》
  4. 医学源流《万病回春》
  5. 医学指南总诀二首《医经国小》
  6. 医学渊源论《医学源流论》
  7. 医药博士《中医词典》
  8. 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医学遗传学基础》
  9. 医药丛书《中医词典》
  10. 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医学遗传学基础》
  11. 医药扶持《养老奉亲书》
  12.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医学遗传学基础》
  13. 医药行业的GMP《医院药学》
  14. 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医学遗传学基础》
  15. 医药文献的整理《中国医学通史》
  16. 医学研究机构的创立和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17. 医药学术团体及其活动《中国医学通史》
  18.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医学心理学》
  19. 医钥彭医师自序《中医之钥》
  20.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医学心理学》
  21. 医钥再版序《中医之钥》
  2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
  23. 医宜博览论《吴医汇讲》
  24.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医学心理学》
  25. 医宜识字论《医原》
  26.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
  27. 医以力学为先《侣山堂类辩》
  28.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医学心理学》
  29. 医易《类经图翼》
  30. 医学心理学《中国医学通史》
  31. 医易义《类经图翼》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