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想风俗与医事活动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秦代以法冶国,在医药卫生方面也是如此。据云梦秦简记载,凡外来宾客入城,对其车上的衡轭要用火熏燎,以防马身上未被消灭的寄主虫等附着在衡轭和驾马的皮带上。用火熏燎的风俗是历史上延续最久的风俗之一,用这种方法除有防虫害作用外,对一些细菌和病毒也有杀灭作用,带有防疫性质,对于麻风病,秦人已不认为是命中注定,而是早发现,严格管理,地方官吏知有可能患麻风病者,即送官府由专人检查。采取隔离措施,对麻风病人死囚,采取活埋和淹死的办法,这在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麻风病,有其积极意义。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表现出道家与医学的密切联系。《淮南子》中对养生导引、炼丹、药物等多有研究,道家思想至《周易参同契》出现了又一个嬗变,更将研究的目标放在医药和人体的深层文化问题上。

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医药文化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学的伦常原则,济世利天下的入世理想,在医药实践中强调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健自身。有些儒士弃儒从医,既扩大了医生的队伍,提高了医生队伍的文化素质,对医术和医德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对病人的护理上也体现出君亲有疾,臣子须精心侍候。但孝道中的提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倾向,则导致对解剖学发展的阻碍,而儒学重人事远鬼神的观点,对促进医药学科学化、冲刷宗教神学的渗透起着积极作用。

秦汉时方仙道的影响较深,秦代的茅蒙,汉代的张良习服食辟谷、王仲都修炼御寒暑功夫,多有神秘色彩,东汉道教兴起后,为了在民间发展教徒,也多采用医药作为手段。《太平经》中对炼气、眼药、针灸等也有记述,大量吸收医药知识为宗教活动服务。

秦汉时期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及其学派,对于破除神仙宗教的迷雾,正风俗、美教化、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良好作用,汉初陆贾指出:“人不能怀仁行义,分别纤微,忖度天地,乃苦身劳形。入深山,求神仙,弃二亲,捐骨肉,绝五谷,废诗书。背天地之宝,求不死之道,非所以通行防非者也。”东汉时王充,在《论衡》中有多篇论及天人关系、神形关系、医药史事、卫生保健、疾病防冶,以及改变不良卫生时尚等等,在王充所处的时代,宗教意识泛滥,仅汉光武帝二年(公元26年)“初制效兆于洛阳城南”时,所祠诸神多达1514种,至汉章帝时这种风气更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王充力匡时敝,批判神仙说、骨相说、以及感生巫术、迷信禁忌、不求实际的择时择地等,阐述富有哲理而又科学的医学见解,认为人寿命的长短与禀气薄厚有关,并非命定。“称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是以虚也。”“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灸,千岁不死,此虚图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思想风俗与医事活动《中国医学通史》
  2. 思仙续断丸《普济本事方》
  3.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法《医院药学》
  4. 思仙续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思噎《中医词典》
  6. 思维阻滞《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思郁《中医词典》
  8. 思维中断《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9. 思则气结《中医名词词典》
  10. 思维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思则气结《中医词典》
  12. 思维障碍《医学心理学》
  13. 思中《中医词典》
  14. 思维内容障碍《医学心理学》
  15. 斯氏狸殖吸虫《人体寄生虫学》
  16. 思维控制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7. 斯耶格伦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思维观念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9. 《中医词典》
  20. 思维动力障碍《医学心理学》
  21. 嘶嗄《中医名词词典》
  22. 思维动机成分的障碍《医学心理学》
  23. 嘶嗄《中医词典》
  24. 思维奔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中医词典》
  26. 思食调中丸《仁术便览》
  27. 死产《傅青主女科》
  28. 思胜恐《中医词典》
  29. 死而复苏论《张氏医通》
  30. 思伤脾怒胜思解《吴医汇讲》
  31. 死后虫鼠犬伤《洗冤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