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中医养生学》书籍目录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贯穿始终;把人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去理解和对待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医院扩大到社会。当前首先要处理好医疗和预防的关系,把整个卫生事业纳入预防的轨道,推行“三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预防,是社会预防的主干,是预防的前沿,其基本思想防患于未然,采取主要手段是增进健康和采取特殊的预防保健措施。中医养生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思维方法是一致的,中医养生学将在今后人类防病保健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学是着重研究和指导常人的保健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三是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的指导原则。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并非已完美无缺,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其内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化,尚须作评入的探讨。此外,还有很多散在民间的养生经验方法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所以,我们不仅要把古人养生的宝贵遗产很好地继承下来,并且在养生实践中,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进一步充实、丰富、发展中医养生学,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养生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养生学》书籍目录
  1.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中医养生学》
  2. 中医眼科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中医眼科学》
  3.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
  4. 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中医眼科学》
  5.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学》
  6. 中医学理——阴阳五行《中医之钥》
  7.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学》
  8.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基础理论》
  9.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医养生学》
  1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中医基础理论》
  11.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中医养生学》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13. 中医药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14.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15.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16. 中医先兆证特点《中医疾病预测》
  17.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18. 中医先兆证规律《中医疾病预测》
  19. 中医药是否可以减肥呢?《中医之钥》
  20.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中医疾病预测》
  21.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中国医学通史》
  22. 中医为什么不设医院,让病患住院呢?《中医之钥》
  23.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中国医学通史》
  24.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
  25.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中国医学通史》
  26. 中医是预防医学《中医之钥》
  27.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的意义《实验动物科学》
  28. 中医是经验的医学,没有科学的依据对吗?《中医之钥》
  29. 中医药研究中开展动物实验应注射的问题《实验动物科学》
  30. 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现代化呢?《中医之钥》
  31. 中医药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中医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