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六、五官科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早在《荀子·非相》中,就有“尧舜参眸子”之说,《史记·项羽本纪》又有“项羽亦重瞳子”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瞳孔异常的最早记录。《淮南子》“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说明汉代对五官科疾病,已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适应症有明确的规定。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未专论眼病,但在叙述全身病症时也涉及到一些眼部症状,如眼部肿胀、目色异常,目外形的改变和目眩目瞑等多种自觉症状。其中《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将“目赤如鸠眼”、“目四毗黑”等眼部病变与咽喉、二阴的溃疡和全身症状联系起来,命名为狐惑病,与现代医学所称之“眼、口、生殖器综合证”(又名白塞氏综合证)很相类似,书中提出的清热、解毒、除湿的法则,至今在治疗该病时仍有效。

伤寒论》少阴篇中论及多种咽痛,按阴虚、客热、痰火郁结、风寒兼痰湿阻络等不同情况辨证,列有多种方药,其中桔梗汤是治疗咽喉痛的祖方,其辨证方法,对后世启迪颇大。《金匮要略》最先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灸腐”一症,即后世所称梅核气,其所用半夏厚朴汤一直沿用至今。该书用皂荚末吹入鼻内及用薤汁滴鼻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方法,是吹鼻法、滴鼻法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五官科《中国医学通史》
  2. 五官科《中国医学通史》
  3. 五官科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4. 五官科《中国医学通史》
  5. 五官器《止园医话》
  6. 五官科《中国医学通史》
  7. 五官五阅《类经》
  8. 五官开窍《医学摘粹》
  9. 五果《中医词典》
  10. 五官开窍《四圣心源》
  11. 五果 山果 夷果 味类 类 水果《本草从新》
  12. 五官分应五脏《望诊遵经》
  13. 五果药解《服食导饵》
  14. 五官《中医词典》
  15. 五过《中医名词词典》
  16. 五官《中医名词词典》
  17. 五过《中医词典》
  18. 五蛊方一十二首《外台秘要》
  19. 五过四德《类经》
  20. 五谷之府《中医词典》
  21. 五行《中医名词词典》
  22. 五谷药解《服食导饵》
  23. 五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4. 五谷五味其走其宜其禁《类经》
  25. 五行《气功外气疗法》
  26. 五谷虫《药性切用》
  27. 五行《中医词典》
  28. 五谷虫《本草撮要》
  29. 五行本体《医学集成》
  30. 五谷虫《本草分经》
  31. 五行本体受病相传为病《医理真传》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