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药物知识的积累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人类对药物的认识、选择和应用,是从天然药开始的。夏、商、西周三代已在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的认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遗址中曾出土有30多种植物种仁,其中可作药用的有桃仁杏仁郁李仁等。在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杵臼、杵身和臼内存留有浓厚的朱砂痕迹,当为粉碎、研磨宋砂等矿物的器具。

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不但记载许多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有不少直接是记述药用的卜辞。如禾、粟、麦、秜、稌、菽、麻、葑、黍、马、牛、羊、豕、犬、鸡、玉、石等。

殷墟卜辞反映的药物知识,仅仅局限于巫医用药情况,还不能反映当时药用知识的全貌。

周人比起殷人来更重视农业,而以植物药为主体的中国传统药物学其形成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诗经·七月》中记载可入药用的(远志)、郁(郁李)、桑、蚕、蘩(白蒿)、萑苇(芦苇)、蜩(知了)、(野葡萄)、葵、菽、谷、枣、稻、瓜、壶(葫芦)、苴(麻子)、荼(苦莱)、樗、黍、麻、麦、稷、茅、韭等。《诗经》载有三百种可入药的动、植物和矿物,由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多,周人到周原定居前后,已掌握制饴技术,留下了诗句。

药物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用药实践的发展,带来了药物理论的升华。《周礼》中提出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理论。五味是醯(味酸),酒(味苦),饴、蜜(味甘),姜(味辛),盐(味咸);五谷是麻、黍、稷、麦、豆;五药并非指五种具体药物,而是草木虫石谷五类药物,关于药物分类的思想已显出端倪。五行学说与药学的结合,药学与预防、药疗、良治实践的结合,是《周礼》所载药学知识、经验与理论的两个显著的特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天然药物知识的积累《中国医学通史》
  2. 天然水《医学心悟》
  3. 天人解《四圣心源》
  4. 天然散《外科十三方考》
  5. 天人寿夭篇《外经微言》
  6. 天然抗原的表位《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7. 天人相应《中医名词词典》
  8. 天然抗原《医学免疫学》
  9. 天人相应《中医养生学》
  10. 天然蛋白质的抗原性《医学免疫学》
  11. 天人一气篇《外经微言》
  12. 天然不泽《中医词典》
  13. 天容《针灸大成》
  14. 天泉(一名天湿)《针灸大成》
  15. 天容《中医词典》
  16. 天泉《针灸学》
  17. 天容《针灸学》
  18. 天泉《中医词典》
  19. 天上病候《诸病源候论》
  20. 天瞿《中医词典》
  21. 天蛇疮《医宗金鉴》
  22. 天气属金说《格致余论》
  23. 天蛇疮《外科心法要诀》
  24. 天气清静藏德不止圣人从之故无奇病《类经》
  25. 天蛇疮《外科大成》
  26.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上声)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读医随笔》
  27. 天蛇疮秘方《华佗神方》
  28. 天气昏黄《目经大成》
  29. 天蛇毒《中医词典》
  30. 天气地气制有所从《类经》
  31. 天蛇毒《证治准绳·幼科》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