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学心理学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949年至196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医学界普遍学习了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试图用条件反射阐述病人的行为。直至195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系与北京医学院协作,对神经衰弱病人开展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快速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后又推广应用于某些心身疾病(高血压病、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受到医学界重视。六十年代初期,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粟宗华教授等人倡导对精神病人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式的精神治疗”,鼓励并引导病人接触社会现实,参加生产劳动,结合行为反复训练,从而减少精神病人的病态行为,取得很好成绩。

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都遭到严重摧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被解散,全国各地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被迫停顿以至倒退。

1976年后,我国医学心理学复苏,1978年12月在保定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和1979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标志着我国医学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9年11月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1980年又通知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和中级卫生学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1987年5月卫生部召开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会议上,将医学心理学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心理治疗: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心理治疗工作,一般性或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较为普遍。南京鲁龙光继承祖国医学中"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原则,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基础,提出了“疏导心理疗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北京钟友彬吸收精神分析的合理部分,承认幼年期创伤体验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患的根源,从分析症状的幼稚性入手,要求病人以成年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解释使病人达到领悟,被称为“中国式心理分析法”。

临床心理评估:1978年后心理测验工作恢复,1979年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验组成立。北京、上海、湖南各自修订了Wechsler的三套智力测验,北京大学等单位修订了中国比纳-西蒙测验(Binet-SimonIntelligence Scale)。1983年我国制订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MinnesotaMultiphasic PersonalityInventory;MMPI)的全国“常模”(Norm)。我国学者修订了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制订了成人和幼年适用的两个全国年龄常模,还编制了我国记忆量表,引进了神经心理学测验如霍尔斯特德-里坦(HalsteadReitan)成套试验等。1980年后我国学者陆续引进了一批心理评定量表,开展了应用效度与信度研究,为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观测工具。

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我国的心身医学研究在1980年后兴起,1983年上海、吉林两地发表了心身疾病的调查资料。上海报告中山、华山医院门诊1108例中,心身疾病为368例,占33.2%,显示上海心身疾病患病率已和西方国家相近,表明在综合医院中开展医学心理服务的紧迫性。在心身医学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杨德森、张明园等修订了“生活事件应激量表”,北京大学心理系张伯源等编制了“A型行为类型问卷”,各地陆续出现了研究A型行为和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关系的报告以及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等量表观察脑血管病、溃疡病、癌、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心身关系。陆续出版了一些心身医学专著,全国成立了心身医学学术组织。199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心身医学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心身医学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反馈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行为医学研究逐渐为人们重视,1990年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及生物反馈学会成立,1990年杨德森的《行为医学》专著出版,1992年6月《中国行为医学杂志》创刊。

医学心理咨询和社区心理卫生:我国在1980年以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1983年广州赵耕源等开展了综合医院心理咨询。1987年初上海中山医院创建心理门诊,采取临床医师、心理测验员和心理护士结合组成“咨询组”的形式,以认知行为技术为中心,应用多层次干预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1980年后各地社区的心理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儿童多动症和老年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做了很多调查研究,为社区的心理卫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医学心理学《中国医学通史》
  2. 医学系统的思想《医学心理学》
  3.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医学心理学》
  4. 医学文献学《中国医学通史》
  5.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
  6. 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医学微生物学》
  7.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医学心理学》
  8.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医学微生物学》
  9.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
  10. 医学统计学及其主要内容《医学统计学》
  11.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医学心理学》
  12. 医学提举司提举《中医词典》
  13.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医学心理学》
  14. 医学提举司副提举《中医词典》
  15. 医学研究机构的创立和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16. 医学提举司《中医词典》
  17. 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医学遗传学基础》
  18. 医学史著述及资料《中国医学通史》
  19.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医学遗传学基础》
  20. 医学史的理论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21. 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医学遗传学基础》
  22. 医学史的概念《中国医学通史》
  23. 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医学遗传学基础》
  24. 医学史的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25. 医学渊源论《医学源流论》
  26.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暂行条例(北京)《实验动物科学》
  27. 医学源流《万病回春》
  28. 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通史》
  29. 医学源流《医学三字经》
  30. 医学上许多重大发现与动物实验的关系《实验动物科学》
  31. 医学哲学《中国医学通史》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