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中医学理——阴阳五行

《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中国医学是以人类实际生活经验与整个宇宙的变化为实验室,即疾病由日常生活中罹患,而疾病的痊愈,亦可由日常生活中寻求自然的解决,是由先贤智能的推理与经验累积,对大自然,环境的各种冲击与适应,不论在任何变因之下,中医皆以“阴阳五行生克”不变应万变,也确能为人类健康医疗,实际应用之实用医学。故有“为医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以及“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之明训,经验较任何空洞理论,与书本上的记载可靠得多。

中医学理与中药原本一体,但今日常见中草药的毒性研究报告,与劝民众服用中草药应加斟酌的文章,而却不见能令大众明白什么是中医学理、中药学理的研究报告。

中医学理的黄帝内经,与药物学的神农本草到本草纲目,病与药的阴阳五行生克,自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毒,诸药的性味,有毒、无毒,及其祛毒,炮制方法,对人之适应,成方的配伍禁忌,君臣佐使,入何经络,对疾病的疗效,皆有详载条述,乃诸先贤的累积经验,五行生克与药物的君臣佐使,甚至出神入化的使用以达到医疗的目的,免除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副作用)都有很翔实的记载。

中国医学从生理解剖、移植及药物治疗的经验发现,疾病因药物、饮食、气候、情绪等在经络脏腑的传变(并发症或副作用),阴阳五行生克医疗学理的建立,除外伤国术馆的手术保留,其余解剖、移植、手术的被废除,实有一段长远的历程,常听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到底什么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之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 中医学理——阴阳五行《中医之钥》
  2.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中医眼科学》
  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中医基础理论》
  5. 中医眼科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中医眼科学》
  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7.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中医养生学》
  8.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9.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学》
  10. 中医先兆证特点《中医疾病预测》
  11.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学》
  12. 中医先兆证规律《中医疾病预测》
  13.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学》
  14.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中医疾病预测》
  15.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医养生学》
  16. 中医为什么不设医院,让病患住院呢?《中医之钥》
  17.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中医养生学》
  18.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
  19. 中医药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20. 中医是预防医学《中医之钥》
  21.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22. 中医是经验的医学,没有科学的依据对吗?《中医之钥》
  23.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24. 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现代化呢?《中医之钥》
  25. 中医药是否可以减肥呢?《中医之钥》
  26. 中医是否可以治疗遗传的疾病呢?《中医之钥》
  27.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中国医学通史》
  28. 中医生理学《止园医话》
  29.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中国医学通史》
  30.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中医伤科按摩学》
  31.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中国医学通史》

《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