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文以载道,医虽小道,亦道也,则医书亦载道之车也。顾其文繁而义晦,读者卒未易得其指归,初学苦之。瑶少多病失学,于圣贤大道无所得,雅不欲为浮靡之辞,以贴虚车诮。因念道之大者以治心,其次以治身。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医,所以治身也,身死则心无所寄,固小道中之大者。爰取少日所诵岐黄家言,芟其繁芜,疏其湮郁,参以己见,HT 为一书,用以阶梯初学,非敢谓是载道之车,欲使升车者藉此以登,如履碥石云耳,故以“碥”名编。或曰∶方今《景岳全书》盛行,桂、附之烈,等于 冈,子作焦头烂额客数矣。人咸谓∶子非医病,实医医,是书出,其时医之药石欤!“碥”当作“砭”,予笑而不敢言。
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季春望日南海何梦瑶书于乐只堂

- 自序《医碥》
- 自序《类证治裁》
- 自序《济阴纲目》
- 自序《辨证录》
- 自序《顾松园医镜》
- 自序《证治准绳·疡医》
- 自序《灵素节注类编》
- 自序《证治准绳·女科》
- 自序《医门法律》
- 自序《张氏医通》
- 自序《证治汇补》
- 自序《证治准绳·幼科》
- 自序《目经大成》
- 自序《医述》
- 自序《症因脉治》
- 自序《疡医大全》
- 自序《外科正宗》
- 自序《冯氏锦囊秘录》
- 自序《医学摘粹》
- 自序《冯氏锦囊秘录》
- 自序《医学心悟》
- 自序《医学纲目》
- 自序《温热经纬》
- 自序《疫疹一得》
- 自序《仲景伤寒补亡论》
- 自序《丛桂草堂医案》
- 自序《金匮玉函经二注》
- 自序《针灸易学》
- 自序《胎产心法》
- 自序《知医必辨》
- 自序《温病条辨》
《医碥》
- 作者:何梦瑶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1年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 心包络三焦说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 五邪说
-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六气说
- 六气后论
- 运气说
- 虚实寒热说
- 补泻论
- 反治论
- 标本说
- 表里论
- 阴阳论
- 夏月伏阴辨
- 气
- 血
- 发热
- 恶寒
- 寒热
- 诸中总论
- 中风
- 中寒
- 中暑
- 中湿
- 中气
- 中食
- 中恶
- 卷之二·杂症
- 卷之三·杂症
- 肿胀
- 黄胆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 痿
- 肺痿肺痈
- 痹
- 痉
- 汗
- 呕吐
- 反胃噎膈
- 霍乱
- 泄泻
- 肠鸣
- 痢
- 大便不通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小便数
- 遗尿、小便不禁
- 小便黄赤
- 交肠
- 关格
- 头痛
- 眩晕
- 项强痛
- 胸痛
- 心痛
- 腹痛
- 腰痛
- 背脊强痛
- 胁肋痛
- 臂痛
- 身体痛
- 面
- 耳
- 卷之四·杂症
- 卷之五·四诊
- 望色
- 闻声
- 问证
- 切脉
-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
-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