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

《医碥》书籍目录

泽泻 商陆 赤小豆(炒) 羌活 大腹皮 椒目 木通 秦艽 茯苓皮 槟榔(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浓朴(去皮,姜制) 白术 木瓜(去穣) 大腹皮 附子(炮)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每服四钱,姜五片,枣一枚煎,无时温服。

附子(炮,二两) 南木香(煨) 茴香(炒) 川椒(炒出汗) 浓朴(去粗皮,姜制) 独活 白术(炒) 陈皮(去白) 吴茱萸(炒) 桂心(各一两) 泽泻(一两半) 肉豆蔻(煨) 槟榔(各半两) 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苏汤下。

防己(一两) 黄 (一两二钱半) 白术(七钱半) 甘草(炙,半两) 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枣一枚煎,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防己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服。

(即越婢汤加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一方去陈皮、桑白,入五加皮地骨皮。脚肿加五加皮、木瓜、防己,名加味五皮饮。)

陈皮 茯苓皮 姜皮 桑白皮(炒) 大腹皮(各等分) 水煎服。

芜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服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大黄(煨) 牵牛(取头末) 郁李仁(各一两) 木香(三钱) 芒硝(三钱) 甘遂(半钱)

甘遂(以面包,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 大戟(醋浸煮,焙干用) 芫花(醋浸煮,各半两) 黑牵牛(二两) 大黄(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温水下。

即神 丸加轻粉五分。

黑牵牛(四两) 茴香(炒,一两) 或加木香(一两) 上为末,姜汁调一二钱服。

即三花神 丸加青皮(五钱) 陈皮(五钱) 木香(二钱半) 槟榔(二钱半)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泽泻 赤茯苓(各三两) 桑皮(一两) 木香(七钱半) 木瓜(一两) 砂仁(七钱半) 陈皮(七钱半) 白术(三两) 苏叶(一两) 大腹皮(七钱半) 麦冬(去心,三两) 槟榔(一两) 每服五钱,灯心水煎。

人参 川乌 当归 青皮 黄连 泽泻 干姜 柴胡 麻黄(留节) 生姜 荜澄茄(各二分) 益智仁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各三分) 黄 吴茱萸 草豆蔻 浓朴 黄柏(各五分) 水煎服。

姜黄 人参 白术 猪苓(去黑皮) 炙甘草(各一钱) 广皮 泽泻(各三钱) 知母(炒,四钱)

黄连(炒) 半夏(制) 枳实(炒,各五钱) 浓朴(姜制,一两) 黄芩(炒,夏用一两二钱) 砂仁 干姜白茯苓(各二钱) 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食远。

紫苏梗(二钱半) 青皮 芍药 大腹皮 陈皮(各一钱) 木通 半夏(各八分) 官桂(六分)

赤茯苓 桑皮(炒,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灯心十茎;煎八分,食前服。

紫苏子(炒,捶碎,一钱) 半夏(制) 大腹皮 草果仁 浓朴(制) 木香 陈皮(去白) 木通白术 枳实(麸炒,各一钱) 人参(五分) 甘草(炙,三分) 水一钟,姜五片,煎八分,食远服。

桑白皮(炒) 陈皮 茯苓 大腹皮 香附(炒,各一钱) 紫苏(一钱半) 桔梗 枳壳(各八分)

草果仁(七分) 五味子(十二粒)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入盐少许,食前服。

白术(一钱五分) 枳壳(麸炒) 浓朴(姜制) 陈皮 半夏 茯苓 山楂神曲(炒)

麦芽(炒) 萝卜子(炒,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服。

三棱 蓬术 青皮 半夏曲 陈皮 藿香 桔梗 枳壳(炒) 香附(炒) 益智(各一钱半) 甘草(炙,半钱) 分作二帖,每帖用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去渣,食远服。

赤芍药 生地黄 当归须(酒洗,各一钱半) 桃仁(去皮尖,炒) 红花(酒洗) 香附(童便浸,各一钱) 川芎 牡丹皮 玄胡索 蓬术(各八分,炮) 三棱(炮) 青皮(各七分) 水二钟,煎七分,空心服。

人参 辣桂(去粗皮) 五灵脂(炒,各二钱五分) 乌药 蓬术 木香 砂仁 炙甘草(各半两)

川芎 当归 半夏(汤泡,各七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一两五钱,姜五片,红枣二枚,紫苏四叶煎,空心服。

枳壳(麸炒) 辣桂 紫苏茎、叶 陈皮 槟榔 桔梗 白术 五灵脂(炒) 木香(各二钱半) 半夏 茯苓 甘草(各五钱)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温服。

椒仁 甘遂 续随子(去皮,研) 附子(炮) 郁李仁 黑丑(炒) 五灵脂(研) 当归 吴萸玄胡索(各五钱) 芫花(醋浸) 胆矾 信砒(各一钱) 石膏(二钱) 青 斑螫(各十个,去头足翅,俱用糯米炒至米黄,去米) 面糊丸,豌豆大,每服一丸,陈皮汤下。勿畏,常治虚弱人亦无害也。

(蜜丸,名人参丸。)

人参 当归 大黄(炒,各一钱) 桂心 瞿麦穗 赤芍 茯苓(各一钱) 草葶(二分)

治经脉不利,化水肿胀,皮肉赤纹。

香附米(一钱半) 青皮 蓬术 三棱(俱醋炒) 枳壳(麸炒) 木香 砂仁(各一钱) 浓朴(姜制) 陈皮(各二钱二分) 甘草(炙,四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半夏 缩砂仁 浓朴(姜制,各一钱) 白术(二钱) 炙甘草(三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服。加曲 、山楂肉尤佳。

浓朴 槟榔 木香 枳壳 青皮 陈皮 甘遂 大戟

黄连 吴萸(炒,各二钱) 苏子 莱菔 泽泻 草蔻(各一钱半) 沉香(六分) 黄 人参茯苓 苍术(各二钱) 五加皮(二钱) 白术(六钱) 陈皮 半夏 香附 山楂 薏苡仁(各三钱) 白芍(二钱) 再用栝蒌挖一孔,入川椒三钱,碱二钱,外用纸糊,再用盐泥封固晒干,炭火 通红,去泥,取一钱,并入诸药,共为末,荷叶、腹皮汤,打黄米糊丸,梧子大,每服数十丸,日三服。

黄 (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苦酒、即醋,敛汗不得出,故心烦。)

橘皮 浓朴(姜制,各一钱半) 猪苓 泽泻 白米(各一钱二分) 槟榔 赤茯苓 陈皮 半夏山楂肉 苍术 藿香 白茯苓(各一钱) 木香(五分) 滑石(三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干姜(半钱) 干葛(一两) 大黄(蒸,半两) 熟枳壳(五分) 桔梗 熟苍术 升麻(各一两) 芍药(七钱半) 陈皮 甘草(各一两半) 当归 熟半夏 白芷 茯苓(各二钱) 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三片,灯心十茎,煎七分,食前温服。

大黄(二两) 黄芩(二两) 滑石(四两) 黑牵牛(四两,另取头末) 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满,久病加甘遂一两。去遍身走注疼痛,加白芥子一两。退热散肿毒,止痛,加朴硝一两。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加至百丸,临卧温水下。

导水丸一料,内加黄连、薄荷、川芎半两,水丸,桐子大,水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肿胀《医碥》
  2. 肿胀《医碥》
  3. 肿胀《医学正传》
  4. 肿胀《临证指南医案》
  5. 肿胀《张聿青医案》
  6. 肿胀《医述》
  7. 肿胀《保婴撮要》
  8. 肿胀《续名医类案》
  9. 肿胀《顾松园医镜》
  10. 肿胀《续名医类案》
  11. 肿胀《古今医案按》
  12. 肿胀《续名医类案》
  13. 肿胀《古今名医汇粹》
  14. 肿胀《冯氏锦囊秘录》
  15. 肿胀《吴鞠通医案》
  16. 肿胀《凌临灵方》
  17. 肿胀《审视瑶函》
  18. 肿胀《止园医话》
  19. 肿胀《血证论》
  20. 肿胀《景岳全书》
  21. 肿胀《丹溪手镜》
  22. 肿胀《中医名词词典》
  23. 肿胀《脉因证治》
  24. 肿有脓使溃候《诸病源候论》
  25. 肿胀《幼科折衷》
  26. 肿痈《金匮悬解》
  27. 肿胀《厘正按摩要术》
  28. 肿疡主治类方《外科心法要诀》
  29. 肿胀《经验丹方汇编》
  30. 肿疡主治类方《医宗金鉴》
  31. 肿胀《邵兰荪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