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序
予友何君西池,年三十八始成进士,其成晚,故得博通诸艺。能医,尤其笃嗜而专精者也。然自其为诸生时,即文名藉甚,学士惠公称为南海明珠。于是,西池之见知于人者,独着于诗文,余技遂为所掩。己酉选拔策询水利,西池以医喻,娓娓且千言,学士顾公亟赏之,拔置第一。予亦与选,得读其文,然后知西池之旁通于医,而犹未悉其妙也。西池联捷后,寻观政西粤,历宰义宁、阳朔、岑溪、思恩诸邑,迁牧辽阳,则又但以善政闻。然其在思恩也,疠疫流行,西池广施方药,饮者辄起。制府策公下其方于诸邑,存活甚众。辽阳民王洪,病风年余,狂易多力,投入秫火中,焦烂无完肤,敷以药,数日愈。于是西池坐厅事,呼伍伯缚王洪庭柱间,且詈且歌,州人聚观如堵。西池先威以刑令怖 ,旋予汤液,两人持耳灌之,有顷,暴吐下,其病遽失,人咸惊为神。嗣是,西池之医遂稍稍着矣。庚午夏,予内子病,两月不少间,诸医皆束手,已治木矣。适西池请告归里,亟延诊。先后处大承气、白虎、小柴胡数十剂,效若桴鼓。予谓西池∶诸医皆言阳虚宜扶阳,非参、附勿用,子独反之,何也?曰∶此非粗工所知,且此辈妄引《易》义,动言扶阳抑阴。夫《易》阳,君子;阴,小人,故当扶抑。医言阴阳,俱气耳。气非正则邪,正虚无论阴阳均当扶,邪胜无论寒热均当抑,何得牵西补东耶?人以温补为起死回生,而不识热伏于内而妄投桂、附,竟不明其误服杀人。而承气汤,大黄、朴、硝即回阳之上品,故能扶。补泻初无定名,盖视病之寒热以为去留。今不问何证,概从温补,何异惩溺,而水趋火灭,不亦惑乎?又曰∶医有偏黠,庸医不知温补之能杀人也,以为平稳而用之;黠医知温补之能杀人,而人不怨,以为可以藏拙而用之。于是,景岳书徒遍天下,而河间、丹溪之学绝矣。距邪闲正,吾能己乎?西池之言若此,然则西池之医、之着,于天下也所系固不少矣。西池所辑医书凡数种,向欲梓以问世,而不名一钱。此编乃朋好所醵刻先行者。工竣,命予弁其端。予惟西池自序简括精妙,无可复益。聊缀拾其言论、案验之未着于篇者告诸世,使知西池之所长,不独在文章政事间,而象着之,以嘉惠天下也,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截选知县年眷同学弟赵林临拜识

- 赵序《医碥》
- 赵姓妇产后血厥治验《一得集》
- 赵序《周慎斋遗书》
- 赵献可《中医词典》
- 赵叙《市隐庐医学杂着》
- 赵素《中医词典》
- 赵学敏(约1719-1805年)《中医词典》
- 赵术堂《中医词典》
- 赵养葵火为先天论《古今名医汇粹》
- 赵士行《中医词典》
- 赵养葵水火论(三条)《古今名医汇粹》
-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莹《中医词典》
- 赵绍琴从痰辨治粪风漫性关节炎的经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友琴、汪逢春救治烂喉(疒丹)痧的经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羽皇参附宜虚论《古今名医汇粹》
- 赵娆方《备急千金要方》
- 赵约《中医词典》
- 赵铨《中医词典》
- 赵赞《中医词典》
- 赵泉《中医词典》
- 赵贞观《中医词典》
- 赵晴初(1823-1895年)《中医词典》
- 赵忠翁高年亢阳症治验《一得集》
- 赵卿《中医词典》
- 赵忠翁头风抽掣治验《一得集》
- 赵良仁(1304-1373年)《中医词典》
- 赵铸《中医词典》
- 赵老太太阳虚发热治验《一得集》
- 赵自化(949-1005年)《中医词典》
《医碥》
- 作者:何梦瑶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1年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 心包络三焦说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 五邪说
-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六气说
- 六气后论
- 运气说
- 虚实寒热说
- 补泻论
- 反治论
- 标本说
- 表里论
- 阴阳论
- 夏月伏阴辨
- 气
- 血
- 发热
- 恶寒
- 寒热
- 诸中总论
- 中风
- 中寒
- 中暑
- 中湿
- 中气
- 中食
- 中恶
- 卷之二·杂症
- 卷之三·杂症
- 肿胀
- 黄胆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 痿
- 肺痿肺痈
- 痹
- 痉
- 汗
- 呕吐
- 反胃噎膈
- 霍乱
- 泄泻
- 肠鸣
- 痢
- 大便不通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小便数
- 遗尿、小便不禁
- 小便黄赤
- 交肠
- 关格
- 头痛
- 眩晕
- 项强痛
- 胸痛
- 心痛
- 腹痛
- 腰痛
- 背脊强痛
- 胁肋痛
- 臂痛
- 身体痛
- 面
- 耳
- 卷之四·杂症
- 卷之五·四诊
- 望色
- 闻声
- 问证
- 切脉
-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
-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