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幼读鲁论,至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即心焉志之,曰∶丈夫不当如是耶?愿窃比焉。力学二十余年,屡踬名场,翻然自顾樗栎之资,原非国器,奈何犹穷经皓首,终为童子试哉?!于是究心《灵》、《素》,志在岐黄,医虽小道,亦足以行吾艺耳。遍览一十三科,以及诸子百家,各穷无妙,独伤寒一门,张氏仲景以为急病,辨症稍差,夭折生命,论载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济天下后世,其用心可谓仁矣。至于疫疹,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而勿论哉?夷考其时,或未有疫欤?抑或仲景之书,原有一十六卷,今世只传十卷,而疫疹一门,亦在遗亡之数欤?以致后人纷纷立说,祖述宪章,俱以伤寒立论,其于热疫一症,往往略而不讲,是以业斯道者,所诵所传,连篇累牍,无非伤寒,及其临症,只就伤寒一例治之,不知其为疫也。流弊于人,沦肌浃髓,举世同揆,万人一法。究之,死者不知何病以死,生者不知何药以生,抚今思昔,可胜慨哉!干隆甲申,予客中州,先君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及奔丧回里,查看诸方,总不外此三法,抱恨终天,曷其有极?思于此症,必有以活人者,公之于世,亦以稍释予怀。因读本草言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而薄,能表肌热,体沉而降,能泄实热。恍然大悟,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遇有其症,辄投之,无不得心应手。三十年来,颇堪自信,活人所不治者,笔难罄述。窃思一人之治人有限,因人以及人无穷,因不揣鄙陋,参合司天、大运、主气、小运,着为《疫疹一得》,欲以刍荛之见,公之于人,使天下有病斯疫者,起死回生,咸登寿域,予心庶稍安焉,敢以着书立说,自矜能事耶?
乾隆五十九年岁次甲寅季春月桐溪师愚氏余霖自叙

- 自序《疫疹一得》
- 自序《丛桂草堂医案》
- 自序《医学纲目》
- 自序《针灸易学》
- 自序《冯氏锦囊秘录》
- 自序《知医必辨》
- 自序《冯氏锦囊秘录》
- 自序《经络考》
- 自序《疡医大全》
- 自序《虚损启微》
- 自序《医述》
- 自序《幼科切要》
- 自序《证治准绳·幼科》
- 自序《济生集》
- 自序《张氏医通》
- 自序《全生指迷方》
- 自序《证治准绳·女科》
- 自序《中风论》
- 自序《证治准绳·疡医》
- 自序《医医小草》
- 自序《辨证录》
- 自序《性命要旨》
- 自序《类证治裁》
- 自序《诊脉三十二辨》
- 自序《医碥》
- 自序《本草备要》
- 自序《济阴纲目》
- 自序《韩氏医通》
- 自序《顾松园医镜》
- 自序《白喉条辨》
- 自序《灵素节注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