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
涩为血少,滑为血充。失血脉应微细,而反见浮大无力,即为虚芤。盖阴既亏,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故见此象。凡失血证,脉虚小沉弱,安静身凉者生;实大急数,躁动身热,喘咳气逆,不得卧者死。瘀血胁痛,肝脉弦紧,此为常,勿以必死论。

- 脉法《医碥》
- 脉法《医碥》
- 脉法《医碥》
- 脉法《证治准绳·疡医》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证治准绳·疡医》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张氏医通》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证治准绳·幼科》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医述》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医述》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幼幼新书》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脉法《济阴纲目》
- 脉法《颅囟经》
- 脉法《保婴撮要》
- 脉法《中医词典》
- 脉法《胎产心法》
- 脉法《景岳全书》
- 脉法《幼科释谜》
- 脉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脉法《校注医醇剩义》
- 脉度《内经评文》
- 脉法《医学从众录》
- 脉度《针灸甲乙经》
- 脉法《医学从众录》
《医碥》
- 作者:何梦瑶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1年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 心包络三焦说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 五邪说
-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六气说
- 六气后论
- 运气说
- 虚实寒热说
- 补泻论
- 反治论
- 标本说
- 表里论
- 阴阳论
- 夏月伏阴辨
- 气
- 血
- 发热
- 恶寒
- 寒热
- 诸中总论
- 中风
- 中寒
- 中暑
- 中湿
- 中气
- 中食
- 中恶
- 卷之二·杂症
- 卷之三·杂症
- 肿胀
- 黄胆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 痿
- 肺痿肺痈
- 痹
- 痉
- 汗
- 呕吐
- 反胃噎膈
- 霍乱
- 泄泻
- 肠鸣
- 痢
- 大便不通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小便数
- 遗尿、小便不禁
- 小便黄赤
- 交肠
- 关格
- 头痛
- 眩晕
- 项强痛
- 胸痛
- 心痛
- 腹痛
- 腰痛
- 背脊强痛
- 胁肋痛
- 臂痛
- 身体痛
- 面
- 耳
- 卷之四·杂症
- 卷之五·四诊
- 望色
- 闻声
- 问证
- 切脉
-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
-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