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哮

《医碥》书籍目录

喘谓呼吸迫促,劳动之人多有之。(如奔走则气喘是也。)其在病机,则气之上奔也。

古人又以短气名之,谓呼吸之气短促也。然有实喘虚喘之分,所当详辨。实者有邪,邪气实也;虚者无邪,正气虚也。实喘之状,张口抬肩,摇身撷肚,胸胀气粗,声高息涌,惟呼出之为快也。虚喘之状,气少而不续,慌张短怯,声低息微,皇皇然若气之欲断。(似喘不抬肩,似呻吟而无痛,呼吸虽急而无痰声是也。)

实喘有由于外感者,六淫外邪壅闭肺气,以致胸满上喘也。有由于内伤者,七情五志之动火,酒食痰湿之郁热,上壅于肺而喘也。又有一等火郁甚者,其上冲作喘,与诸实喘无异。而阳气内郁之极,不能畅达,以致四肢厥逆,六脉伏涩,(按之鼓指。)此不可以热药投,亦不可以寒药下,(用寒则火愈郁。)惟逍遥散(见郁)加茱、连,宣散蓄热,得汗即愈,愈后六味(见虚损)调之。

虚喘有由于阳虚者,肺气实则能清肃下行,脾气实则能健运四布,虚则不能运行下降,而但浮越于上也。有由于阴虚者,肝肾阴虚(兼水火言)则火上炎,乃真元耗损,命门之火自下上冲也。其人平居若无病,但觉喘乏,察其脉,数大而虚,或微而无力者是也。

东垣曰∶华佗云盛而为喘,《活人》亦云喘为气有余,然盛而为喘者,非肺气有余也。气盛当认作气衰,有余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当清肃下行而不喘,以火入于肺,肺气衰乃喘耳。故盛者非肺气盛也,乃火邪盛也。故泻之以苦寒,非泻肺气也,泻肺中之火,即所以补肺气也。按东垣所言固是,然壮盛之人,忽为邪袭者有之,未可便言气衰也。但喘则气越,亦必渐虚矣。

丹溪谓∶新病属实,久病属虚。按新病亦有虚者,如其人本虚,而忽感风寒,是新病亦有虚也。久病亦有实者,如其人痰塞肺窍,久而不开,喘何由除,是久病亦有实也。实喘治法∶伤风寒者,五虎汤三拗汤定喘汤华盖散。寒束热成痰者,陈皮汤,天寒加桂枝。乍进乍退,得食则减,(痰为食所坠下也。)食已即喘,是痰火,桔梗二陈汤。动作便有痰声,是痰,定喘汤栝蒌,三服后照痰证治之,甚者神仙住喘汤。止喘而无痰者,为气实喘,苏子降气汤(见气),甚者加葶苈前胡。七情郁结,上气喘急,实者四磨饮四七汤。(并见气。)诸实喘并忌敛、涩、升、补、燥、热、酸、咸之剂,宜降气清火,润肺辛散,如苏子桑皮枇杷叶前胡乌药枳壳半夏山栀元参知母青黛黄芩贝母、二冬、花粉杏仁海石橘红皆可用。若脉洪实,遍身痰气火气,坐卧不得,宜黄连膏水气喘者,水气逆行,肺气得水而浮,(观浴河者水浸至胸则喘可见。)喘不能卧,葶苈大枣汤、桂苓术甘汤(见痰饮)等,或汗之。是湿者,渗湿汤。(见伤湿。)暑热喘者,白虎汤(见发热,)栝蒌、枳壳黄芩。食喘者,凡病初起即喘急,多是停食也。或放屁,甚者或咬人,消食自愈。小儿行走气急作喘,多是食。食喘兼外感,散邪消食。《经》有胃喘一证,谓胃络不和,气逆作喘。(胃气本下行,二阳脉亦从头走足,若不下行而反干乎上,则气喘逆。)然所以致逆者,非火则食与痰耳,审治之。又有肺积,名息贲。(贲,奔同。肺气结滞成积,则呼吸之息上奔。)在右胁下如覆杯,令人喘咳,发肺,详积聚门。虚喘治法∶肺气虚者,人参五味阿胶之属。人参为末,鸡子清投新水,调下一钱。劳即喘者,胡桃不去衣九钱,人参一钱,杏仁去皮尖二钱,姜、枣煎,带渣服,去大便一次即愈。昔有二人同行,一含人参则不喘,不含者喘,可见虚宜补。肾水虚者,相火由冲任直冲而上,非四物所能治、寒凉所能制。其痰为肾水所泛溢,亦非竹沥、枳、半所能化,必用六味(见虚损)加门冬、五味,大剂煎服,水升火降,喘自定。若肾火虚者,下焦阴寒之气,逼其浮阳上越作喘,外证面赤(戴阳)烦躁,脉浮大而数,去死不远,用助元接真镇坠之药,尚可回生。然不可峻骤,且先以八味丸(见虚损)、黑锡丹(见呃逆)、养正丹(见气)之类,煎生脉散(见中暑)送下。觉气稍定,然后以大剂参、 、破故纸阿胶牛膝等以镇于下,又以八味加河车为丸,遇饥则服,方可保全。火从冲任逆上,则胃气之下行者亦从之逆上矣,东垣用调中益气汤(见劳倦)加吴茱萸,(汤洗去苦味用。)然须治肾为是。

再按古人以短气即喘,而分实喘虚喘,具如前说。若根据后人分短气与喘为二,则以短气为虚喘,而喘单就实者言,未为不可也。参看短气少气篇。

哮者,喉间痰气作响,以胸中多痰,粘结喉间,与呼吸之气相触成声。得之食味酸咸太过,(幼时多食盐醋,往往成此疾,俗谓之盐哮。)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其发每在冬初,必须淡饮食,行气化痰。禁凉剂,恐风寒难解;禁热药,恐痰火愈炽。苏子、桑皮、枳壳、青皮半夏、前胡、杏仁、山栀必用。八九月内用承气预下其热,使冬时无热可包,是妙法。哮久用青皮一个,劈开,入巴豆一粒,扎定,瓦上炙黄,每服三五分,姜酒下。愈后用半夏八两,石膏四两,苏子二两,丸服。又方,鸡子略击破壳,不可损膜,浸尿缸内三四日夜,煮吃,效,能去风痰也。或猫屎烧灰,砂糖汤调下。皂荚去皮、弦、子,蜜炙二钱,明矾一钱,杏仁一钱,紫菀、桑皮、炙草、石菖蒲、半夏各二钱,白丑头末一钱,胆星一钱五分,百部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十丸。遇浓味即发者,清金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喘哮《医碥》
  2. 喘哮《医碥》
  3. 喘哮《推拿抉微》
  4. 喘息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5. 喘哮短气气逆息贲辨《叶选医衡》
  6. 喘息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7. 喘续法《医学纲目》
  8. 喘息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9. 喘胀《医学集成》
  10. 喘息穴《中医词典》
  11. 喘胀《中医词典》
  12. 喘息性支气管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13. 喘胀《古今医案按》
  14. 喘息《女科指掌》
  15. 喘胀《明医杂着》
  16. 喘息《血证论》
  17. 喘胀标本论《叶选医衡》
  18. 喘息《灵素节注类编》
  19. 喘争《中医词典》
  20. 喘息《经验麻科》
  21. 喘证《医法圆通》
  22. 喘息《中医词典》
  23. 喘证《中医词典》
  24. 喘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5. 喘证《全生指迷方》
  26. 喘统论《金匮翼》
  27. 喘证《明医指掌》
  28. 喘痰《中医词典》
  29. 喘证《回春录》
  30. 喘嗽气咳《奇效简便良方》
  31. 喘证门《幼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