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碥》书籍目录

脾开窍于口。胃筋脉夹口,胃经血气少,两吻多纹画。大阳脉夹口,交人中。

口苦,心热,黄连生地麦冬丹皮必用。胆热则胆汁上溢亦苦,柴胡龙胆草、生甘草枣仁茯神、生地。口淡,胃热,石斛石膏竹叶青黛、湿盛加白术半夏、茯芩。又大泻后多有口淡者,不可作热治。口甘,脾热,白芍山栀兰草花粉黄连口咸,肾热,六味汤(见虚损)加玄参、知、柏。口酸,肝热,柴胡黄连、胆草,逍遥散越鞠丸。(并见郁。)口辛,肺热,桔梗、山栀、黄芩桑皮、二冬、沙参

口常流涎,脾胃热,津溢也,清胃散。(见齿。)亦有脾虚不摄者,六君子(见气)加益智妙。亦有肾热者,六味丸(见虚损)加知、柏。

口干涩,火盛津虚,大忌五苓、星、半。五味为君,加二冬、白芍、生甘草人参乌梅。又用黄芩葛根、(生津)防风薄荷、(二味 风。按风,即热也。)栝蒌。(去痰不用星、半而用此,取润恶燥也。)又生津方神效。

口疮,热与痰上盛也。口舌状如无皮,曰口疮;糜烂,曰口糜。实热者可用寒凉,金花丸凉膈散、(见发热。)升麻饮之类。西瓜浆最妙,冬月西瓜皮烧灰,噙。黄连散去热涎。亦有虚热者,脾胃气虚下陷,郁而成火,上炎所致,补中益气汤(见气)。加竹叶花粉。若下焦虚寒,逼其无根之火上炎者,八味丸引火归元,外用生附子末,唾调涂足心。若肾水虚火炎者,六味丸加知、柏。晡热、夜热,血虚也,八物(并见虚损)加丹皮、五味、麦冬。口破,色红,腮舌肿,干渴,凉膈散(见发热)、赴筵散;色淡白,不渴,由思烦多醒少睡,虚火所发,滋阴四物汤柳花散。口疮连牙根烂痛,玄参散。久不愈,以五倍末擦之,使收敛。鹅口,初生小儿满口生白屑也,心脾热所致。先用绵蘸水洗去,后用冰硼散吹之。内服凉膈散。口疳,多食肥甘,积热所致,用口疳药吹之。

口苦无皮,中气虚热,清热补气汤

口臭竹叶石膏汤(见烦躁)加减、甘露饮。(胃火之臭必秽浊,若臭而馊腐,则食停不化之臭,当辨。)口腥臭,肺热也,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知母五味子麦门冬桔梗

,生上 ,发紫泡者是。银针挑破,吹口疳药,碧丹(见咽喉)亦可。口菌,生牙肉上,隆起形如菌,紫黑,或生舌上,俱口疳药吹,或用茄母蒂烧灰,盐拌醋调,时擦。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医碥》
  2. 《证治准绳·杂病》
  3. 《医碥》
  4. 《张氏医通》
  5. 《古今医案按》
  6. 《续名医类案》
  7. 《奇症汇》
  8. 《医学纲目》
  9. 《脉因证治》
  10. 《经络考》
  11. 《急救良方》
  12. 《中医词典》
  13. 《慈幼新书》
  14. 《中医词典》
  15. 口(附唇)《医述》
  16. 《物理诊断学》
  17. 口(匿^虫)《中医词典》
  18. 《经络全书》
  19. 口(匿^虫)《中医词典》
  20. 芤与革对《三指禅》
  21. 口、唇、齿、龈、舌《中医名词词典》
  22. 芤虚散不同《轩岐救正论》
  23. 口、眼、生殖器综合征《自我调养巧治病》
  24. 芤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25. 口㖞《中医词典》
  26. 芤脉求是《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7. 口㖞《中医词典》
  28. 芤脉(阳中之阴)《诊家正眼》
  29. 口鼻齿证《古今名医汇粹》
  30. 芤脉(阳中阴)《脉诀汇辨》
  31. 口鼻出血《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