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二便
大小便不禁,为肾败。(肾开窍于二阴,肾败则失其闭脏之职。)小便清白而长者,必非热证。(亦有火在上焦者,导之使下则反黄矣。)黄赤而短者,热也。然劳倦生火,或思虑动火,或泻利忘阴,或阴虚内热等证,小便多黄,虽亦为热,然是虚热,非实热也。津液由于气化,气病则小便不利。气上脱者,必无小便。气闭者,亦无小便。小腹硬痛,小便不利,为溺涩。利而大便黑,为蓄血。泻而腹满者,死。大便闭结,腹坚满,痛不可按者,热结也。大便泻利为寒,然亦有热者,经所谓暴注属热也。(火性急速,不及传化即出也。其势急迫,辟辟有声,如蟹沫然。若热随泻去,痛随利减,可不治。)又有纯泻清水者,谓之热结旁流。(内有燥矢。结成弹丸,挡住糟粕,止于其旁漏下清水也,必极臭。)皆热证也。
又大便鸭溏者,为寒。色如霉酱,粘腻(不见糟粕颗粒也,为热所烁化之故。)极臭者,又为热。

- 问二便《医碥》
- 问二便《中医词典》
- 问法《形色外诊简摩》
- 问耳目《中医词典》
- 问法解《素灵微蕴》
- 问痘七条《四圣悬枢》
- 问反关脉《诊宗三昧》
- 问大小便以辨寒热虚实《医学摘粹》
- 问妇女《中医词典》
- 问答《伤寒恒论》
- 问高章纲卑损诸脉《诊宗三昧》
-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诊宗三昧》
- 问寒病服热药《此事难知》
- 问初诊久按不同说《诊宗三昧》
- 问寒热《中医词典》
- 问冲阳太溪脉《诊宗三昧》
- 问寒热《医碥》
- 问察原委《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问汗《中医词典》
-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诊宗三昧》
- 问汗液及血《医碥》
- 问病论(附律一条)《医门法律》
- 问荆《证类本草》
- 问病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问精神以察盛衰虚实《医学摘粹》
- 问辨声色法《诊宗三昧》
- 问口渴《中医词典》
- 问《古今医统大全》
- 问两感邪从何道而入《此事难知》
- 问《中医词典》
- 问两手寸关弦疾.脾弱火胜.木旺.土亏.金烁当作何治《此事难知》
《医碥》
- 作者:何梦瑶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1年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 心包络三焦说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 五邪说
-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六气说
- 六气后论
- 运气说
- 虚实寒热说
- 补泻论
- 反治论
- 标本说
- 表里论
- 阴阳论
- 夏月伏阴辨
- 气
- 血
- 发热
- 恶寒
- 寒热
- 诸中总论
- 中风
- 中寒
- 中暑
- 中湿
- 中气
- 中食
- 中恶
- 卷之二·杂症
- 卷之三·杂症
- 肿胀
- 黄胆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 痿
- 肺痿肺痈
- 痹
- 痉
- 汗
- 呕吐
- 反胃噎膈
- 霍乱
- 泄泻
- 肠鸣
- 痢
- 大便不通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小便数
- 遗尿、小便不禁
- 小便黄赤
- 交肠
- 关格
- 头痛
- 眩晕
- 项强痛
- 胸痛
- 心痛
- 腹痛
- 腰痛
- 背脊强痛
- 胁肋痛
- 臂痛
- 身体痛
- 面
- 耳
- 卷之四·杂症
- 卷之五·四诊
- 望色
- 闻声
- 问证
- 切脉
-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
-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