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医碥》书籍目录

当归 川芎(各二钱) 芍药 熟地黄 陈皮(各一钱半) 甘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旋复花 半夏 橘红 干姜(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 白术(各半两) 锉,每服一两,姜水煎。

猪牙皂角(一个) 玄胡索(一分) 青黛(少许) 上为末,水调豆许,鼻内灌之,其涎自出。

先仰卧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退场门,咬铜钱一文任流下。

天雄(炮,去皮) 细辛(洗去土,多三钱) 山茱萸(去核) 干姜(炮,各五两) 防风 山药(炒,各七两) 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

红豆(炒) 干姜(炮) 陈皮(去白,各三钱)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茯苓(去皮,各二两) 肉桂(去粗皮) 川乌(炮,去皮,各两半) 附子(炮,去皮尖) 山药姜汁浸炒) 川芎 乌药(去木) 干葛(各一两)

黄(炙,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盐少许,食前温服。

辰砂 草乌 瞿麦 黄药子(各一两) 上为粗末,瓷碗一个,以姜汁涂炙数次,入砂在内,上铺诸药,复以盏盖了,掘一小坑,安碗在内,用熟炭五斤, 令火尽,吹去草药灰,取辰砂研细,或只独用辰砂末。每服一钱半,淡姜汤下。或加用鹿茸,去毛,切片酒浸,为末,三两,和黄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人参汤调下,空心服。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天麻(五分) 半夏(汤洗,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苍术 橘皮泽泻 白茯苓(各五分) 神曲(一钱,炒) 大麦 (一钱半)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钟,去渣热服,食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眩晕《医碥》
  2. 眩晕《医碥》
  3. 眩晕《张聿青医案》
  4. 眩晕《临证指南医案》
  5. 眩晕《古今医鉴》
  6. 眩晕《寿世保元》
  7. 眩晕《万病回春》
  8. 眩晕《证治准绳·杂病》
  9. 眩晕《顾松园医镜》
  10. 眩晕《证治准绳·疡医》
  11. 眩晕《古今医案按》
  12. 眩晕《证治准绳·女科》
  13. 眩晕《证治汇补》
  14. 眩晕《证治准绳·类方》
  15. 眩晕《卫生易简方》
  16. 眩晕《张氏医通》
  17. 眩晕《医学摘粹》
  18. 眩晕《医述》
  19. 眩晕《医学摘粹》
  20. 眩晕《医宗金鉴》
  21. 眩晕《医学心悟》
  22. 眩晕《女科秘旨》
  23. 眩晕《金匮翼》
  24. 眩晕《重订灵兰要览》
  25. 眩晕《仁术便览》
  26. 眩晕《正骨心法要旨》
  27. 眩晕《回春录》
  28. 眩晕《全生指迷方》
  29. 眩晕《医学实在易》
  30. 眩晕《中医词典》
  31. 眩晕《医宗己任编》

《医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