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
恐者,心有所怯也,盖心气虚使然。而属之肾者,恐则气下,故属肾也。经曰精气并于肾(气本观上,今因虚而下,与精血并居肾部。)则恐是也。又属之肝胆者,以肝胆之气旺则上升,虚则下降,今恐而气下,是肝胆之气不足也。故勇者谓之胆壮,怯者谓之胆小。张子和曰∶惊者不自知,因外有所触而卒动;恐者自知,不能独坐安卧,必须人为伴侣。惊由血虚,恐因气怯,此大概也。恐亦有由血虚者,热伤肾阴,水涸血虚,复为火所扰。则志昏惑而不定。(肾藏志,志者心之定向也。肾属水,水清故鉴物分明,明则不惑,慧生定也。火扰之则浊,浊则昏暗,又火为荧惑,故昏惑也。)不定则不静故恐,恐亦心之动也。故孟子言不动心,以无惧为训。惊恐常相因,恐则惊矣,惊则恐矣。惊则安其神,恐则定其志。心之神下交,则肾有所主而志定,即坎中之一阳也。肾之精上奉,则心有所滋而神安,即离中之一阴也。丹溪治周本心病恐,如人将捕之,夜卧不安,口干,饮食不知味,以参、术、当归为君,陈皮为佐,盐炒黄柏、炙玄参各少许,煎服,月余而安。经云恐伤肾,(恐则精却而走失,盖肾精方欲化气而上,因恐则退却而下,则精伤矣。

- 恐《医碥》
- 恐《证治准绳·杂病》
- 恐《医碥》
- 恐《证治准绳·类方》
- 恐《古今医案按》
- 恐《张氏医通》
- 恐《银海指南》
- 恐《医学纲目》
- 恐怖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恐《中医词典》
- 恐怖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恐《中医词典》
- 恐怖症《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孔最《针灸学》
- 恐膈《中医词典》
- 孔最《中医词典》
- 恐膈《中医词典》
- 孔最《中医词典》
- 恐惧《中医词典》
- 孔最《针灸大成》
- 恐惧《中医词典》
- 孔子大圣枕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 恐惧《疫疹一得》
- 孔子大圣枕中方《医方考》
- 恐惧《医学心理学》
- 孔志约序《新修本草》
- 恐惧与护理《医学心理学》
- 孔志约《中医词典》
- 恐门《张氏医通》
- 孔志约《中医词典》
- 恐伤《中医词典》
《医碥》
- 作者:何梦瑶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1年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 心包络三焦说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 五邪说
-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六气说
- 六气后论
- 运气说
- 虚实寒热说
- 补泻论
- 反治论
- 标本说
- 表里论
- 阴阳论
- 夏月伏阴辨
- 气
- 血
- 发热
- 恶寒
- 寒热
- 诸中总论
- 中风
- 中寒
- 中暑
- 中湿
- 中气
- 中食
- 中恶
- 卷之二·杂症
- 卷之三·杂症
- 肿胀
- 黄胆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 痿
- 肺痿肺痈
- 痹
- 痉
- 汗
- 呕吐
- 反胃噎膈
- 霍乱
- 泄泻
- 肠鸣
- 痢
- 大便不通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小便数
- 遗尿、小便不禁
- 小便黄赤
- 交肠
- 关格
- 头痛
- 眩晕
- 项强痛
- 胸痛
- 心痛
- 腹痛
- 腰痛
- 背脊强痛
- 胁肋痛
- 臂痛
- 身体痛
- 面
- 耳
- 卷之四·杂症
- 卷之五·四诊
- 望色
- 闻声
- 问证
- 切脉
-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
-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