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说

《医碥》书籍目录

六气,风、热、暑、湿、燥、寒也。风属木;暑、热皆属火,而分热为君火,暑为相火;(此与心为君火,肾为相火之说各别。)湿属土;燥属金;寒属水,此《内经》之说也。夫四时之气,春则温,夏则热,秋则凉,冬则寒。然温热蒸而为湿,凉寒肃而为燥,此四气之外,又添燥、湿二气也。湿极于夏,燥始于秋,故系湿于长夏,系燥于秋。一以终言,一以始言,乃互文以见意,非谓春无湿而冬无燥也。又四时皆有风,而属巽木,故系之春,岂夏秋冬无风乎?不言温凉者,以寒热为举隅,非谓春必当以风易温,秋必当以燥易凉也。此等最宜活看,倘若执运气之说,则于理难通矣。何则?阴阳水火,相为对待,本无偏胜,故四序不愆。若泥分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属风木,则混冬月之节令入于春矣。分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属热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暑火,则春夏混乱,火令过多矣。分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属湿土,则秋气反多于夏,而土为失位矣。九秋皆属燥气,而割三节以与相反之湿,止存秋分、寒露、霜降三节,反取立冬一节以益之,牵混破碎,节序皆愆,尚可信乎?虽云阳有余阴不足,亦何至火二而水一。因分火为热暑二气,以致此盈彼缩,而四序皆愆,亦何为乎?窃谓温凉寒热四气,分布四时,铁板不易。燥湿二气,皆属之土,有寒湿,有热湿,有寒燥,有热燥,分布四季,月辰未为湿土,温热之所蒸也;戌丑为燥土,寒凉之所肃也,是为热湿寒燥。又火在地中而土燥,坤土次于离火之后是也。水在地中而土湿,艮土次于坎水之后是也。是为热燥寒湿。盖土德兼该,有如是也。风则无时不有,而秋冬更为凛烈,合之为七气,夫何不可之有哉。昔人谓《内经》非岐黄书,乃后人之假托,要未必出于一手,故有醇有疵,分别观之可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六气说《医碥》
  2. 六气时行民病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六气司令《伤寒悬解》
  4. 六气胜复歌《运气要诀》
  5. 六气司天《灵素节注类编》
  6. 六气胜复歌《医宗金鉴》
  7. 六气所宜之味歌《古今医统大全》
  8. 六气迁正升降说《灵素节注类编》
  9. 六气天时民病《松峰说疫》
  10. 六气偏见《医学摘粹》
  11. 六气为病《医学启源》
  12. 六气偏见《四圣心源》
  13. 六气为病《伤寒直格》
  14. 六气名目《医学摘粹》
  15. 六气为病(六道同前)《医经国小》
  16. 六气名目《四圣心源》
  17. 六气为病歌《针灸大成》
  18. 六气客气主病歌《运气要诀》
  19. 六气为司天之岁《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20. 六气客气主病歌《医宗金鉴》
  21. 六气先取化元(一首)《医经国小》
  22. 六气诀《中医词典》
  23. 六气相胜病治《类经》
  24. 六气解《四圣心源》
  25. 六气相杂须辩论《医学心悟》
  26. 六气解《伤寒说意》
  27. 六气详注《松峰说疫》
  28. 六气煎(新方)《虚损启微》
  29. 六气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0. 六气加临上下《脉诀汇辨》
  31. 六气有余不足《伤寒直格》

《医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