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之病证

《医碥》书籍目录

《内经》列九气为病。一曰怒则气上,甚则呕血暴怒伤阴,血随气逆、飧泄。完谷而出也。怒气上冲则呕血,下郁则飧泄,气郁不运,则水谷不分也。)或血菀于上,(不呕则郁积于上焦。)形气绝,(卒然倒毙)名薄厥。(薄,迫也。谓血气厥逆,迫于上焦。)或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一曰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而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有喜极气暴脱而死者,必其人素虚,气浮无根也。(所谓暴喜伤阳。)一曰悲则气消。心志摧抑沮丧,则气亦因之消索。以怒则气盛而张反观之,可见悲则气衰而敛矣。为目昏,(悲泣多则目昏。)为筋挛,为阴缩,(皆有降无升,肝木受克所致也。)为酸鼻辛、为少气不能报息,(报,接续意。)为下血,(气不能摄血也。)为泣则臂麻。一曰恐则气下。精却、(肾精方欲化气而上,因恐则却而退下也。王太仆谓;恐则伤精,却而上,不下流,下焦阴气亦回环而不散,故聚而胀。未妥。)气还,下焦胀,为阴痿骨酸,精时自下。一曰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为痴痫,(惊则神不守舍,痰涎入心所致。)为不省人事,为僵仆。

一曰思则气结。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为不眠,为中痞,三焦闭塞,为不嗜食,为昏瞀,为得后(即大便)与气,(嗳气,或屁。气郁下陷之屁,不若伤食之屁臭甚。)则快然而衰。(结气得通而滞减也。)一曰寒则气收。腠理闭,气不行,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一曰热则气泄。腠理开,汗大泄,喘呕吐酸,暴迫下注,所谓壮火食气,又曰热伤气也。(气乘风则飘,遇火则散,火主发泄,一夜热作而身顿怯,可见。)一曰劳则气耗。喘息汗出,内外皆越,精神竭绝,(《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为促乏,为嗽血,为腰痛骨痿,为高骨坏,为煎厥。(五心烦热,如煎熬而厥逆也。)男为少精,女为不月。按七情皆生于心,以悲则气下,故属之肺;怒则气上,故属之肝;恐则怯而欲藏匿,故属于肾;思则无所不通,故属之脾耳,此义宜知。(惊属心肝气动,故风火交煽,则病发惊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经》谓清浊相干为乱气,(水谷之清气注五脏,浊气注六腑,清气上升,浊气下行,反之则乱也。)予谓邪正相干亦然。(此如卦画之交错,阴阳揉杂。)于此想见霍乱情状。

气滞必痛。《经》云诸痛皆因于气。又云气伤痛,形伤肿。先痛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后痛者,形伤气也。丹溪谓气有余便是火。自觉冷气自下而上者,非真冷也,火极似水耳,不治其火,则气不降。(火极似水,犹云热证似寒,气为火所冲突,飘忽若风,故冷也。)气本清,滞而痰凝血瘀,则浊矣。不治其痰血,则气不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气之病证《医碥》
  2. 气之薄者《医学启源》
  3. 气之浓者《医学启源》
  4. 气症《奇效简便良方》
  5. 气之平者《医学启源》
  6. 气症《证治汇补》
  7. 气之阴郄《中医词典》
  8. 气证《医学摘粹》
  9. 气至病所《中医词典》
  10. 气证《医学摘粹》
  11. 气质生成章《妇人大全良方》
  12. 气蒸《中医词典》
  13. 气质望法相参《望诊遵经》
  14. 气针丸《博济方》
  15. 气治法《傅青主男科》
  16. 气针丸《妇人大全良方》
  17. 气治法《石室秘录》
  18. 气针《中医词典》
  19. 气治法《石室秘录》
  20. 气障《中医词典》
  21. 气痔《圣济总录》
  22. 气胀气臌《奇效简便良方》
  23. 气痔《中医词典》
  24. 气胀《目经大成》
  25. 气滞《中医名词词典》
  26. 气胀《中医词典》
  27. 气滞《四圣心源》
  28. 气胀《中医名词词典》
  29. 气滞《中医词典》
  30. 气运衰旺图说《脾胃论》
  31. 气滞《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