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医碥》书籍目录

结者散之,郁者达之,闭者开之,(气闭者无小便,或两手脉伏不见。)陷者举之,高者抑之,浮越者镇坠之,脱者固之,散者收之,虚者补之,(痞满似难补,然由脾虚不行,正宜补脾以复其健运之职,则浊气行而痞满自除。所谓塞因塞用也。)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其病在七情,非药可愈者,以五志相胜。故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又习可以治惊。(使之习见则不惊。)

逸可以治劳也。大约青皮疏肝,枳壳利膈,香附散郁,木香舒脾,浓朴散满,沉香降逆,前胡下痰,柴胡升清,乌药川芎紫苏能散邪气从汗而解。槟榔大腹皮能使浊气下行,而去后重。莱菔子苏子杏仁下气润燥,肺气滞于大肠者宜之。

豆蔻沉香丁香檀香辛热能散滞气,暴郁者宜之。郁久成火者忌用,须以姜炒山栀子佐之。以上皆治有余气病。若兼痰火、兼积滞、兼血,各随症加减。调气用木香,然性温上升,若阴火上冲胸、喉,似气滞而实非气者,用之反以助火,当用黄柏知母,少佐枳壳。气虚气滞,六君子汤益智苏梗血虚气滞,四物汤(见血)加香附陈皮肾阴虚气滞,六味地黄汤(见虚损)加沉香、石斛砂仁肾阳虚气滞,四逆汤(见厥)加肉桂补骨脂。肥人气滞必挟痰,二陈汤(见痰)加香附、枳壳,燥以开之,甚者加苍术白芥子。瘦人气滞必挟火,宜苏子、山栀、归、芍,降以润之。

妇人性执,易于动气,痞满胀痛,上凑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月水不调,或眩晕呕吐,往来寒热,正气天香散四七汤酌用之。如气不升降,痰涎壅盛者,苏子降气汤。气不归元,以补骨脂为主,取其壮肾,收浊气归就膀胱,使化而出也。

白术亦可,以其能和胃,胃和则气自归元,此为脾肾两虚者立法也。若肺肾两虚,气不归元,喘促不卧者,宜五味胡桃人参之类。气郁久则中气伤,不宜克伐,宜归脾(见血)、逍遥(见郁)二方,佐抚芎、香附、枳壳以舒郁。胎产同法。木香流气饮,通治一切气病,利三焦,通营卫,达内外,肿胀、喘嗽、痛疼皆效。分心气饮,治七情气滞。苏子降气汤,治气上逆。补中益气汤,治气虚下陷。越鞠汤(见郁)治气郁中焦。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治法《医碥》
  2. 治法《医碥》
  3. 治法《医碥》
  4. 治法《医碥》
  5. 治法《医碥》
  6. 治法《医碥》
  7. 治法《灵素节注类编》
  8. 治法《医碥》
  9. 治法《灵素节注类编》
  10. 治法《证治准绳·疡医》
  11. 治法《灵素节注类编》
  12. 治法《证治准绳·幼科》
  13. 治法《丹台玉案》
  14. 治法《医述》
  15. 治法《外科启玄》
  16. 治法《医宗金鉴》
  17. 治法《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1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9. 治法(痘疹泄秘)《古今医统大全》
  2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1. 治法(伤寒门 上)《古今医统大全》
  2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3. 治法大要《轩岐救正论》
  24.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5. 治法大要九问《仲景伤寒补亡论》
  26.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7. 治法概要《中医眼科学》
  2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9. 治法纲要《汤液本草》
  3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31. 治法纲要《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