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伏阴辨

《医碥》书籍目录

丹溪谓夏月炎暑盛行,人身内外皆热,其说甚的。乃张景岳谓,夏月伏阴,人身外热内寒,冬至伏阳,人身外寒内热。以夏至阴生,地上热而井水寒,冬至阳生,地上寒而井水温为证。其说似是而非。乃知有天时,而不知有地理者也。人身之气,与天地通,固从天时而变,亦随地势而移。既有东西南北之殊,岂无上下高深之别。

人之身固在地上也,非在地中也。设夏时而身处井中,则不特内寒,即外亦寒矣。

尚得如其说谓外热内寒耶?然则置身地上,不特外热,即内亦热,自可反观而见矣。

试观浮瓜沉李,咽水饮冰,未尝畏冷,其情可见。冬月能如是乎?或曰∶夏月汗多,汗多则亡阳,阳亡则阴生于内,谓之伏阴,非欤?曰∶夏月汗多,是人皆然,岂皆亡阳乎?不过虚其津液耳。津液虚即阴虚,阴虚则阳愈炽,观小便之短而赤可知。不滋金水,而补火土,吾见其惑也。曰∶古人于暑证,多用热剂,非欤?

曰∶此因证转虚寒乃然,不可一概混施也。问∶夏月阳气外泄,冬月阳气五内,非欤?曰∶阳外泄则汗出而内涸,故清润之品为宜;气内敛则化水而阴滋,故温热之剂可任。观夏月渴而小便短赤,冬月不渴而小便清长,则阳外泄者之内非冷,阳内藏者之中非热,不辨自明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碥》书籍目录
  1. 夏月伏阴辨《医碥》
  2. 夏应中矩《中医词典》
  3. 夏月伏阴续论《景岳全书》
  4. 夏应中矩《中医名词词典》
  5. 夏月伏阴在内论《格致余论》
  6. 夏英茶《茶饮保健》
  7. 夏月霍乱《中医词典》
  8. 夏英《中医词典》
  9. 夏月忌枳说《吴医汇讲》
  10. 夏益吾肢节肿痛手足弯痛肿尤甚《孙文垣医案》
  11. 夏月咳嗽《中医词典》
  12. 夏以时《中医词典》
  13. 夏月热产宜凉《女科经纶》
  14. 夏序《丁甘仁医案》
  15. 夏月诸疮伤辟蝇蛆门主方《疡医大全》
  16. 夏星茶《茶饮保健》
  17. 夏云(1825-1904年)《中医词典》
  18. 夏香茶《茶饮保健》
  19. 夏云集《中医词典》
  20. 夏痿《中医词典》
  21. 夏泽沛《中医词典》
  22. 夏惟勤《中医词典》
  23. 夏至《中医词典》
  24. 夏为暑病《医学纲目》
  25. 夏子俊《中医词典》
  26. 夏廷秀《中医词典》
  27. 夏子益《中医词典》
  28. 夏天无《中药学》
  29. 仙传膏《救伤秘旨》
  30. 夏台《名医别录》
  31. 仙传膏《奇方类编》

《医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