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通
麻仁(另研,五两) 大黄(一斤,蒸,焙)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 枳实(麸炒) 芍药(各八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半)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睡温白汤下。
□
大黄(蒸) 甘草(炙) 当归(酒洗)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薄荷十叶同煎七分,温服。
□
归尾 羌活 大黄(煨,各五钱)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下。风秘加皂角仁、防风、秦艽。脉涩、身痒、气涩,加郁李仁。
若欲益血,宜熟地、杏仁、麻仁、枳壳、橘红、阿胶、苁蓉、苏子、荆芥、当归。
□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浓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苦寒) 芒硝(二合,咸寒)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勿服。
□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
大黄(三两,清酒浸,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咸苦大寒)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
(即大承气四味各五钱,加甘草一两,姜三片。)
□
(即调胃承气大黄用一两,芒硝用七钱,甘草用五钱,加当归一两也。引用姜五片,枣十枚。)
□
人参 附子 甘草 芒硝(各一两) 大黄(五两) 当归 干姜(各三两) 水煎服。
□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明净好者,研用柳木槌子) 上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无灰酒或生姜汤任下,妇人醋汤下,俱空心服。
□
巴豆仁 干姜 韭子 良姜 硫黄 甘遂 白槟榔(各五分) 为末,合均,饮和,分二粒,先花椒汤洗手,麻油涂手心握药,移时便泻,欲止则以冷水洗手。
□
枳壳 浓朴 大黄 人参 甘草 木香 藿香 当归 槟榔 桃仁 火麻仁蜜为丸。
□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沉香(另研,一两) 为末,麻子仁汁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
生地 熟地 大黄 白芍 秦艽(各一钱) 当归(二钱) 防风(五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
□
蟾酥 轻粉 麝香(等分) 巴豆(少许,另研) 上研极细,乳汁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丸,姜汤下。治大满大实,心胸高起,气塞不通,结实之证。
□
桃仁(去皮尖,六两) 柴胡 诃子皮 枳实(麸炒) 木香(各五两) 炙甘草(四两) 大黄(面裹煨,十五两)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
□
当归身 升麻稍 桃仁泥 甘草(炙,各一钱) 熟地黄 生地黄 红花(各五分) 水二大盏,煎一盏,调槟榔细末五分,稍热服。一方加麻仁、大黄各等分,唯红花少许,名润燥汤。

- 大便不通《医碥》
- 大便不通《医碥》
- 大便不通《保婴撮要》
- 大便不通《普济方·针灸》
- 大便不通《保婴撮要》
- 大便不通《普济方·针灸》
- 大便不通《医学心悟》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杂病》
- 大便不通《针灸资生经》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女科》
- 大便不通《仁术便览》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类方》
- 大便不通《推拿抉微》
- 大便不通《张氏医通》
- 大便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 大便不通《张氏医通》
- 大便不通《幼科铁镜》
- 大便不通《张氏医通》
- 大便不通《盘珠集胎产症治》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幼科》
- 大便不通《女科证治准绳》
- 大便不通《杂病广要》
- 大便不通第七十三问《婴童百问》
- 大便不通《续名医类案》
- 大便不通方一十七首《外台秘要》
- 大便不通《幼幼新书》
- 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大便不通《医学纲目》
- 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大便不通《疫疹一得》
- 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医碥》
- 作者:何梦瑶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1年
- 自序
- 赵序
- 辛序
- 凡例
- 卷之一·杂症
- 脏腑说
- 心包络三焦说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水火说
- 命门说
- 五脏生克说
- 五邪说
-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六气说
- 六气后论
- 运气说
- 虚实寒热说
- 补泻论
- 反治论
- 标本说
- 表里论
- 阴阳论
- 夏月伏阴辨
- 气
- 血
- 发热
- 恶寒
- 寒热
- 诸中总论
- 中风
- 中寒
- 中暑
- 中湿
- 中气
- 中食
- 中恶
- 卷之二·杂症
- 卷之三·杂症
- 肿胀
- 黄胆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 痿
- 肺痿肺痈
- 痹
- 痉
- 汗
- 呕吐
- 反胃噎膈
- 霍乱
- 泄泻
- 肠鸣
- 痢
- 大便不通
- 大小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淋
- 小便数
- 遗尿、小便不禁
- 小便黄赤
- 交肠
- 关格
- 头痛
- 眩晕
- 项强痛
- 胸痛
- 心痛
- 腹痛
- 腰痛
- 背脊强痛
- 胁肋痛
- 臂痛
- 身体痛
- 面
- 耳
- 卷之四·杂症
- 卷之五·四诊
- 望色
- 闻声
- 问证
- 切脉
- 卷之六·诸方(上)诸方门目(上)
- 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