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通
疮疡大便不通,初起则审所致之因,所见之症,而内联疏外表之法,已溃则分血气虚实传变之症,而用托里滋补之法,不可泛用苦寒疏导之剂,恐复伤真气,则肿者不能消散,成脓溃者,不能生肌收敛。故丹溪先生云∶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溃疡内外皆虚,宜托补接为主。治者审之。
一小儿胸患痈肿痛热渴,大便不通,脉沉数而有力,此形病俱实而邪在内也,用凉膈散,大便随通而痛顿减;又用活命饮, 痛随散,疮头出脓;又用托里消毒散而愈。
一小儿腹痈肿痛,大便不通,脉洪数而有力,两寸关为甚,此表里俱有邪也,用大连翘饮去大黄一剂,大便顿通;
再用活命饮一剂,诸症顿退,又用清热消毒散而消。
一小儿臂痈肿痛,大便干涩,用泻黄散,但面色痿黄,此脾经气血虚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加熟地黄,两月余大便渐利,恶寒发热,此邪气去而真气虚也,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
一小儿臀痈,溃而作渴烦热,大便不通,脉洪大而虚,用当归补血汤及四物加黄 各二剂而便通;又用八珍汤、托里散而疮敛。
一女子患流注,大便不通,干涩色赤或黄,头晕恶寒,此脾肾气虚而血弱也,用补中益气汤加桃仁、杏仁、麻子仁而大便润,去三仁加蔓荆子而头晕愈,又用托里散而疮痊。
一女子患瘰 ,便结面赤,口干晡热,此肝肾阴虚而内热也,先用加减八味丸、八珍汤,两月余大便渐通;又用加味逍遥散,佐以五味异功散而大便通,用九味芦荟丸而疮愈。
一小儿十五岁,瘰 二年矣,余谓禀肾肝阴虚燥热,用地黄丸之类而愈。后大便结燥,用通幽汤为主,佐以八珍汤之类,两月余而渐愈。彼欲速效,另服碑记黑丸子,通而不止,虚症并臻,余仍用前法,半载而愈。
一小儿流注愈而大便秘结,发热作渴,两颐赤色。余谓∶肾肝阴虚,用地黄丸、通幽汤而愈。次年毕姻后,大便仍秘,用润肠丸。余曰∶东垣云,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以苦泄之。不信,仍用前药,后果殁。
一小儿腹痈,溃而大便涩滞,面赤作渴,余谓肾开窍于二阴,乃禀肾阴不足。不信,反用疏导之药,泄泻不止而殁。
一小儿臂痈,溃而大便不利,或利而后重,或虚坐努力。余谓脾气亏损,用补中益气汤。不悟,仍用下利之药,吃逆腹痛而殁。
凉膈散 治实热大便不通,或咽肿作痛,口舌生疮,或便溺赤涩,发热谵语,睡卧不安妥。
上为末,每服少许,蜜汤调服。
大连翘饮(方见臂痈)
清热消毒饮(方见热毒口疮)
加味逍遥散
当归补血汤(二方见发热不止)
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
活命饮
托里散(二方见热毒疮疡)

- 大便不通《保婴撮要》
- 大便不通《医碥》
- 大便不通《保婴撮要》
- 大便不通《医碥》
- 大便不通《医学心悟》
- 大便不通《普济方·针灸》
- 大便不通《针灸资生经》
- 大便不通《普济方·针灸》
- 大便不通《仁术便览》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杂病》
- 大便不通《推拿抉微》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女科》
- 大便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类方》
- 大便不通《幼科铁镜》
- 大便不通《张氏医通》
- 大便不通《盘珠集胎产症治》
- 大便不通《张氏医通》
- 大便不通《女科证治准绳》
- 大便不通《张氏医通》
- 大便不通第七十三问《婴童百问》
- 大便不通《证治准绳·幼科》
- 大便不通方一十七首《外台秘要》
- 大便不通《杂病广要》
- 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大便不通《续名医类案》
- 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大便不通《幼幼新书》
- 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大便不通《医学纲目》
- 大便不通候(妇科心镜 下)《古今医统大全》
《保婴撮要》
- 作者:薛铠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痘疹受病之由
- 痘疹正状
- 痘疹轻重
- 不治五症
- 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 痘疮出迟属各经所主
- 泄泻切牙作渴之症
- 痘疮发热属阴属阳之异
- 痘疮大便不通之症
- 欲靥不靥欲落不落之症
-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
- 顶陷灰白泻渴之症
- 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之症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