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偏见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 六气偏见《四圣心源》
- 六气名目《医学摘粹》
- 六气偏见《医学摘粹》
- 六气名目《四圣心源》
- 六气迁正升降说《灵素节注类编》
- 六气客气主病歌《运气要诀》
- 六气胜复歌《医宗金鉴》
- 六气客气主病歌《医宗金鉴》
- 六气胜复歌《运气要诀》
- 六气诀《中医词典》
- 六气时行民病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六气解《四圣心源》
- 六气说《医碥》
- 六气解《伤寒说意》
- 六气司令《伤寒悬解》
- 六气煎(新方)《虚损启微》
- 六气司天《灵素节注类编》
- 六气加临上下《脉诀汇辨》
- 六气所宜之味歌《古今医统大全》
- 六气化变胜复淫治略(一首)《医经国小》
- 六气天时民病《松峰说疫》
- 六气后论《医碥》
- 六气为病《医学启源》
- 六气合来为邪脉《丹台玉案》
- 六气为病《伤寒直格》
- 六气分主客《松峰说疫》
- 六气为病(六道同前)《医经国小》
- 六气分司《医学集成》
- 六气为病歌《针灸大成》
- 六气分门第《外经微言》
- 六气为司天之岁《增订叶评伤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