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养葵火为先天论
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非也。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易》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为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
三焦是其臣使之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而不息,名曰相火。相火代天行化。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火不同,出之右旁小窍者也。
其左旁亦有小窍,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常随相火而潜行于周身,与后天有形之水不同。
但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为黄庭,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可见命门为十二经之主。
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正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譬之元宵之灯,鳌山走马,拜舞飞走者,无一不具,中间惟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舞飞走者,躯壳未尝不存也,故曰此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形也。
夫水为立命之门,乃人身之至宝,何世之养身不知节欲,保真水以全火,而日夜戕贼。此火既病矣,治病者不知温养此火,而日用寒凉以直灭此火,焉望其有生气耶?
余今直指其归元之路。夫命门真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根据而永不相离者也。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所谓原与主者,皆属先天无形之妙,非曰心为火而其原在肝,肾为水而其原属肺之谓也。
若夫风寒暑湿燥火六者之入于人身,此客气也,非主气也。主气固,客气不能入。医家徒知客者除之,慢不加意于主气。纵有言固主气者,专以脾胃为一身之主,焉知坤土是离火所生,而艮土又属坎水所生耶?
故此一水一火,俱属无形之气,相火禀命于命门,真水又随相火,自寅至申,行阳二十五度,自酉至丑,行阴二十五度,周流于脏腑之间,滞则病,息则死矣。故曰∶先天惟此一火克全。此火而归之矣。

- 赵养葵火为先天论《古今名医汇粹》
- 赵学敏(约1719-1805年)《中医词典》
- 赵养葵水火论(三条)《古今名医汇粹》
- 赵叙《市隐庐医学杂着》
- 赵莹《中医词典》
- 赵序《周慎斋遗书》
- 赵友琴、汪逢春救治烂喉(疒丹)痧的经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序《医碥》
- 赵羽皇参附宜虚论《古今名医汇粹》
- 赵姓妇产后血厥治验《一得集》
- 赵约《中医词典》
- 赵献可《中医词典》
- 赵赞《中医词典》
- 赵素《中医词典》
- 赵贞观《中医词典》
- 赵术堂《中医词典》
- 赵忠翁高年亢阳症治验《一得集》
- 赵士行《中医词典》
- 赵忠翁头风抽掣治验《一得集》
-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铸《中医词典》
- 赵绍琴从痰辨治粪风漫性关节炎的经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自化(949-1005年)《中医词典》
-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赵自正《中医词典》
- 赵娆方《备急千金要方》
- 赵宗古《中医词典》
- 赵铨《中医词典》
- 照乘珠《目经大成》
- 赵泉《中医词典》
- 照海《针灸大成》
《古今名医汇粹》
- 作者:罗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 序
- 卷一论集
- 卷二脉要集
- 卷二诸家脉论附
- 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
- 卷四病能集二(杂证十一门)
- 卷五病能集三(杂证十三门)
- 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
- 卷七病能集五(杂证十门)
-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 脾胃亏损吞酸嗳腐证
- 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证
- 脾胃亏损疟疾寒热等证
- 脾胃亏损心腹作痛等证
- 脾胃亏损暑湿所伤等证
- 肝脾亏损头目耳鼻等证
- 脾肺亏损咳嗽痰喘等证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证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证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证
- 脾胃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证
-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
-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
-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
-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证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 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证
-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