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病论
东坡先生尝曰∶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诊视,使医者了然,知厥疾之所在,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疗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诚哉斯言,真警迷济世之砭剂也。何者?脉之与证相依而行,脉者所以剖其证之未明,证者所以索其脉之犹隐。据脉以验证,所谓得乎应心者是尔,问证以参脉,所谓医者意也是尔。乌可举一而废一哉?私窃怪夫!近世以来,多秘所患以求诊,以此验医者之能否。医亦不屑下问,孟浪一诊,以自挟其所长。甚者病家从前误药或饮食居处有所讳诲,虽问之而不以尽告,遂至索病于冥漠之间,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顷,毫厘千里宁不委命一掷与人试伎乎?此余于终篇所以特举前辈格言,以解世俗之惑,不然《难经》有谓∶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者,又果何意邪?(大人、小儿诸病瘥后,饮食且须渐进,常若不足,毋使食气伤胃,其病复来。大热方退,尤不可饱。小儿伤乳,热复则同。)

- 问病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问辨声色法《诊宗三昧》
- 问病论(附律一条)《医门法律》
- 问《古今医统大全》
-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诊宗三昧》
- 问《中医词典》
- 问察原委《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稳展《饮膳正要》
- 问冲阳太溪脉《诊宗三昧》
- 稳婆《竹林女科证治》
- 问初诊久按不同说《诊宗三昧》
- 稳婆《医述》
-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诊宗三昧》
- 稳婆《中医词典》
- 问答《伤寒恒论》
- 稳婆《景岳全书》
- 问大小便以辨寒热虚实《医学摘粹》
- 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医院药学》
- 问痘七条《四圣悬枢》
-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或称游离皮瓣移植)《外科学总论》
- 问耳目《中医词典》
- 吻《中医词典》
- 问二便《中医词典》
- 吻《中医名词词典》
- 问二便《医碥》
- 刎伤《外科证治全书》
- 问法《形色外诊简摩》
- 刎颈《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问法解《素灵微蕴》
- 蚊虱《孙真人海上方》
- 问反关脉《诊宗三昧》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作者:? 朝代:? 年份:?
- 《仁斋直指》序
- 卷之一总论
- 卷之二证治提纲
- 得病有因
- 治病当先救急
- 治病如操舟
- 用药中病不必尽剂
- 经常用药自有奇功
- 论肝脾生病
- 病人尺脉洪大
- 水气、肾气、血气、风毒擒纵治法
- 治痢要诀
- 简径治痢
- 姜茶治痢法
- 噤口痢
- 疟痢用常山、罂粟壳
- 治疟要诀
- 发疟呕吐勿用常山
- 疟有水有血
- 疟证寒热有根
- 常山治疟须用大黄为佐
- 寒热似疟
- 吐、汗、下治疟
- 疟后调理
- 退热
- 柴胡退热不及黄芩
- 退热有法
- 小儿风证解热有三
- 滞血发热
- 佐助小柴胡汤
- 肾热用五苓散
- 下后大肠热肿坠重
- 通利大便有法
- 饭后随即大便
- 脾泄、肾泄
- 肾泄
- 大便脱泄白脓
- 脱肛
- 小便不通
- 石淋
- 转胞
- 孕妇胎热似痢
- 下焦蓄血
- 产妇血块筑痛
- 身体血滞作痛
- 身体胸腹隐热、隐疼、拘急、足冷
- 血滞
- 血崩
- 吐血
- 治渴有法
- 酒家有病勿用温药
- 伤寒筋惕肉治法
- 发痉详证
- 胸胁痛引背上,头面两手浮肿
- 肚皮痛
- 胸膛气隔
- 附∶证治赋
- 卷之三诸风
- 风论
- 诸风证治
- 附∶诸贤论
- 附诸方
- 附∶预防中风出《干坤生意》
- 附∶胃风
- 附∶伤风
- 附∶破伤风
- 寒
- 暑
- 湿
- 附∶瘟疫
- 卷之四风缓(附痿证)
- 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