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
问古人治例.有从证不从脉.从脉不从证.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其故何也.
答曰.此节庵先生以南阳治例.下一注脚也.惜乎有所未尽耳.盖从证从脉.各有其方.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脉沉为里.治宜下之.然亦有宜汗者.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脉促为阳盛.当用芩葛清之.若脉促厥冷.非灸百会以通其阳不可.此非促为阳盛也.脉迟为寒.当用姜附温之.若阳明病脉迟.不恶寒.身体 然汗出.则用大承气.又非迟为阴寒也.此皆不从脉之治.以其证急也.又如表证汗之.乃常法也.仲景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痛.当温之.宜四逆汤.里证下之.亦其常也.日晡发热者属阳明.脉浮虚者宜发汗.用桂枝汤.结胸证具.当与陷胸下之.脉浮大者不可下.当与桂枝人参汤温之.身体疼痛.当以麻桂汗之.然尺中脉迟者不可汗.当与小建中汤和之.此皆不从证治.以其脉虚也,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良由不明受病之故.尝考内经多有同一见证.而所受之经各别.所见之脉迥殊.其可执一例治乎.况医有工拙.病有标本.假令正气有权之人.无论治本治标.但得药力开发病气.元神自复.若正气本虚之人.反现假证假脉.而与苦寒伐根之药.变证莫测矣.故凡治邪气炎威.正气骤脱之病.制方宜猛.盖暴邪势在急追.骤虚法当峻补.若虚邪久淹.羸弱久困之病.不但制方宜缓.稍关物议之味.咸须远之.是以巨室贵显之家.一有危疑之证.则遍邀名下相商.补泻杂陈之际.不可独出己见.而违众处方.即不获已.亦须平淡为主.倘病在危逆.慎勿贪功奏技.以招铄金之谤也.

-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诊宗三昧》
- 问初诊久按不同说《诊宗三昧》
- 问答《伤寒恒论》
- 问冲阳太溪脉《诊宗三昧》
- 问大小便以辨寒热虚实《医学摘粹》
- 问察原委《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问痘七条《四圣悬枢》
- 问病同脉异病异治同《诊宗三昧》
- 问耳目《中医词典》
- 问病论(附律一条)《医门法律》
- 问二便《中医词典》
- 问病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问二便《医碥》
- 问辨声色法《诊宗三昧》
- 问法《形色外诊简摩》
- 问《古今医统大全》
- 问法解《素灵微蕴》
- 问《中医词典》
- 问反关脉《诊宗三昧》
- 稳展《饮膳正要》
- 问妇女《中医词典》
- 稳婆《竹林女科证治》
- 问高章纲卑损诸脉《诊宗三昧》
- 稳婆《医述》
- 问寒病服热药《此事难知》
- 稳婆《中医词典》
- 问寒热《中医词典》
- 稳婆《景岳全书》
- 问寒热《医碥》
- 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医院药学》
- 问汗《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