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用针先诊反治为害

《类经》书籍目录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小针解篇》)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病之虚实,不易识也,必察于脉,乃可知之。故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察知重轻,方可施治,否则未有不误而杀人者矣。)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脏气已绝于内,阴虚也。反实其外,误益阳也。益阳则愈损其阴,是重竭也。阴竭必死,死则静也。)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腋与膺皆脏脉所出,气绝于内而复取之,则致气于外而阴愈竭矣。)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脏气已绝于外,阳虚也。反实其内,误补阴也。助阴则阳气愈竭,故致四逆而厥。逆厥必死,死必躁也。)治之者反取四末。(四末为诸阳之本,气绝于外而取其本,则阴气至而阳愈陷矣。)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 ,致气则生为疡。(言中而不去,去针太迟也。不中而去,去针太早也。均足为害。此节与寒热病篇文同,但彼云不中而去则致气者是,此云害中者误也。详见前五十四。)

《小针解》曰∶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此释上文之义也。脉口浮虚,按之则无,是谓内绝不至,脏气之虚也。)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外者阳之分,阴气既虚,复留针于外以致阳气,则阴愈虚而气竭于内,无气以动,故其死也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脉口沉微,轻取则无,是谓外绝不至,阳之虚也。)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阳气既虚,复留针四末以致阴气,则阳气愈竭,必病逆厥而死。阳并于阴,则阴气有余,故其死也躁。)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用针先诊反治为害《类经》
  2. 用针勿忌尻神《外科选要》
  3. 用针虚实补泻《类经》
  4. 用针勿忌?神《景岳全书》
  5. 用中西二法调治肾脏性水肿《余无言医案》
  6. 用针说《痧胀玉衡》
  7. 优殿《证类本草》
  8. 用针十四法《古今医统大全》
  9. 优良制剂规范《医院药学》
  10. 用针脉法《子午流注说难》
  11.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2. 用针略例《普济方·针灸》
  13. 优生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医学心理学》
  14. 用针略例《备急千金要方》
  15. 优生学《医学遗传学基础》
  16. 用针呼吸法《普济方·针灸》
  17. 优质的中医书籍《中医之钥》
  18. 用针方宜《针灸素难要旨》
  19. 《中医词典》
  20. 用针法《灸法秘传》
  21. 《古今医案按》
  22. 用针尺寸取穴法《针灸神书》
  23. 《银海指南》
  24. 用于融合的动物骨髓细胞系《实验动物科学》
  25. 忧愁(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
  26. 用于5~8岁儿童几个修改测验《医学心理学》
  27. 忧膈《中医词典》
  28. 用药总论附《古今名医汇粹》
  29. 忧恚(huì会)《中医词典》
  30. 用药总论《伤科汇纂》
  31. 忧恚无言《黄帝内经·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