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书籍目录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见经络类二十二。)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疾病五。)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疾病五。)

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脉色十。)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软而动,九窍皆沉。(疾病七。)

跷脉气不荣则目不合。(经络二十八。)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疾病九十七。)

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脉色三十三。)

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目为之眩。(疾病七十九.)

精锐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气脱者,目不明。(藏象二十五。)

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 瞑目。(疾病四十六。)

太阳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所谓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KT KT 无所见也。厥阴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搏而热,故嗌干也。(疾病十一。)

岁太阴在泉,民病耳聋浑浑 。(运气二十五。)

足阳明之筋,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疾病六十九。)

督脉为病,嗌干。(经络二十七。)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疾病六。)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疾病三十五。)

手少阴,虚则不能言。手阳明,实则龋聋。足太阳,实则鼽窒,虚则鼽衄。足阳明,气逆则喉痹瘁喑。(经络五。)

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疾病六十一.)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脉色二十四。)

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针刺四十五。)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疾病八十二。)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脉色二十。)

肝脉骛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脉色二十四。)

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疾病十四。)

搏阴则为喑。(疾病二十五。)

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疾病三十八。)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藏象十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类经》
  2. 懊虚烦不得眠《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3. 《类经》
  4. 懊憹《中医词典》
  5. 《医旨绪余》
  6. 懊侬《中医名词词典》
  7. 八 二旦六神大小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8. 懊恼散《备急千金要方》
  9. 八 冬温温毒《医效秘传》
  10. 懊歌《伤寒百证歌》
  11. 八百岁菊爽茶《茶饮保健》
  12. 懊怫郁证《伤寒九十论》
  13. 八宝丹《救伤秘旨》
  14. 懊烦满证治六条《伤寒贯珠集》
  15. 八宝丹《目经大成》
  16. 懊(读恼古字通用)《伤寒捷诀》
  17. 八宝丹《回生集》
  18. 《伤寒括要》
  19. 八宝丹(二)《外科传薪集》
  20. 《伤寒直格》
  21. 八宝丹(三)《外科传薪集》
  22. 《伤寒明理论》
  23. 八宝丹(四)《外科传薪集》
  24. 《丹溪手镜》
  25. 八宝丹(一)《外科传薪集》
  26. 《伤寒六书》
  27. 八宝豆腐《保健药膳》
  28. 《伤寒六书》
  29. 八宝饭《保健药膳》
  30. 《伤寒大白》
  31. 八宝粉中的游离汞、铅会伤人吗?《中医之钥》

《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