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阴阳形气外内易难

《类经》书籍目录

(《灵枢·寿夭刚柔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刚柔强弱短长,无非阴阳之化,然曰阴曰阳,人皆知之,至若阴中复有阴,阳中复有阳,则人所不知也,故当详审阴阳,则刺得其方矣。)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得病所始者,谓知其或始于阴,或始于阳,故刺之有理也。谨度病端者,谓察其风因木化,热因火化,湿因土化,燥因金化,寒因水化,故与时相应也。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筋骨皮肤,莫非此理,合而求之,得其病之原矣。)

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内为阴,外为阳,理之常也。然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故在内者五脏为阴,脏属里也;六腑为阳,腑属表也。在外者筋骨深而为阴,皮肤浅而为阳。所以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如五脏皆有血气,六腑亦有血气。血在六腑则阳中之阴,气则阳中之阳也;气在五脏则阴中之阳,血则阴中之阴也。皮肤筋骨,无不皆然。故《天元纪大论》曰∶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其义即此。由此观之,可见阴阳合一之道,则无往不在。)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阴之阴者,阴病在阴分也,当刺其荥输。以诸经荥输气微,亦阴之类,如手太阴经鱼际为荥、太渊为输者是也。)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阳之阳者,阳病在阳分也,当刺其合穴。盖所入为合,犹在阳分,刺此以防深入,如手阳明经曲池之类是也。)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阳之阴者,阳病在阴也,当刺阴之经穴。盖所行为经,其气正盛,即阴中之阳,如手太阴经渠之类是也。)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阴之阳者,阴病在阳也,当刺诸络脉。盖络脉浮浅,皆在阳分,如手阳明经偏历之类是也。)故曰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病,阴阳俱病命曰风痹。(阳受风气,故在阳者命曰风。邪入于阴则痹,故在阴者命曰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病浅在外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病深在内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完,固也。病在阴者勿攻其阳,病在阳者勿攻其阴,凡表里虚实,其治皆然。)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阴阳俱动,表里皆病也。乍有形、乍无形,往来不常也。加以烦心,阴病甚于阳也。大凡治病必求于本,若求其在表而里亦病,求其在里而表亦病,此以阴阳并伤,故曰不表不里,治之为难,形将不久矣。)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形见于外,气运于中。病伤形气,则或先或后,必各有所应。)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风寒外袭,故伤于形。情欲内劳,故伤于气。内伤则病在脏腑,外伤则应于皮毛。若风伤筋脉,则居于外内之间,故应于筋脉。此形气表里之有辨也。)黄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大约病三日者,可一刺而已,故九日者当三刺,一月者当十刺。凡病之多少远近,当推此以衰去之,是刺之大法也。)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久痹不去身者,其身不能往来,以阴邪在于血脉,故当视其血络而尽去之。)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上文言久近之难易,故此复问外内之难易。)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外病而内不病者其病浅,故当半其日,谓减于前法日数之半,如病一月者,可五刺而已也。)

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月内难易之应也。(内病而应于外者其病深,故当倍其日,如浅者一月五刺,重者一月十刺也。病有浅深,故治有难易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阴阳形气外内易难《类经》
  2. 阴阳邪风《目经大成》
  3. 阴阳虚搏病候死期《类经》
  4. 阴阳消长《中医词典》
  5. 阴阳虚盛用药寒温辩《伤寒六书》
  6. 阴阳消长《伤寒说意》
  7. 阴阳虚实补泻先后《类经》
  8. 阴阳消长《中医名词词典》
  9. 阴阳虚实寒热随而刺之《类经》
  10. 阴阳相应辨论《明目至宝》
  11. 阴阳虚实用药寒温辩《伤寒六书》
  12. 阴阳相移发三疟《针灸甲乙经》
  13. 阴阳穴《中医词典》
  14. 阴阳相乖相伏《医效秘传》
  15. 阴阳学说《中医词典》
  16. 阴阳相半歌《外科十三方考》
  17. 阴阳学说《中医基础理论》
  18. 阴阳系日月《内经评文》
  19. 阴阳咽痛《医宗金鉴》
  20. 阴阳系日月《灵枢悬解》
  21. 阴阳咽痛《医学摘粹》
  22. 阴阳系日月《黄帝内经·灵枢》
  23. 阴阳咽痛《伤寒心法要诀》
  24.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通史》
  25. 阴阳已交合图《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6. 阴阳五行学说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27. 阴阳易《中医词典》
  28. 阴阳五行《类经》
  29. 阴阳易《伤寒捷诀》
  30. 阴阳未交合图《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1. 阴阳易《疫疹一得》

《类经》